在台风前夕,去黄山走一走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18年东南行,本欲从苏州前往宁波出海,去自己心心念念的东极岛看看。可惜台风将至,港口关闭,无奈转安徽,去行程最终站——黄山。
我很喜欢山。延安是座山城,周边的山七七八八都让我爬了个遍,甚至万花山周边无名小山我也有所涉猎。曾经在雨中翻越过祁连山,也在秋天的北京遇到香山红叶,但我从没登过五岳,没去过黄山。
说来奇怪,和黄山的缘分似乎是注定的。我曾在嵩山前徘徊,在华山下犹豫,终是没有迈出第一步,但在黄山下,却欣然起行。既然没去过五岳,那便以黄山作为访名山的开端!
直接从登山说起吧。
和友人是散客,在山脚下被划分为“西红柿炒蛋”(导游对于散客的特殊称谓)。当时正值暑假,但因台风缘故人并不多。乘着空空如也的缆车,看着雨雾缭绕中的黄山,深入其中。
下缆车后便是黄山“送客松”,因与“迎客松”神似而被导游戏称。导游言若无毅力前往迎客松者,在此拍照留念即可返程。本人作为登山狂热爱好者,自然要前往迎客松,去一睹真容。
作为北方人,对于台风的印象只停留在天气预报中,真正遇到了,才知晓其威力。前往迎客松的途中,云雾缭绕,逐渐开始下雨,并伴随着山风。毫无疑问,西红柿炒蛋被吹的七零八落,最终在光明顶,和友人决定同组织分流,自行前往。
沿途风景秀丽,风光无限,黄山无愧于天下第一。当然这是我的想象。实则那日和黄山能见度不足百米,大雾笼罩,细雨连绵,感慨人间仙境不过如此。友人感言: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到达迎客松时,其“犹抱琵琶半遮面”,仅有轮廓存于云雾之间,美不胜收。自己早已在来路被雨水打湿,见此景,深感无憾。登黄山前,与友人分享《水墨黄山》系列摄影作品,感慨黄山之美,如今肉眼所见,切身所感,无憾无憾无憾!
随后同友人因琐事争执一番,独自先行下山。一路人迹稀少,石阶潮湿,道旁青苔亦是景色,烟雨中更显树木花草之青翠。呼吸之间,已过百米,畅快自得,梦回苏州园林,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山路并不难行。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呼吸打着节拍,用精神同黄山交流,在台风天,赴一场独一无二的约会。
下山后,回头望,云已散,雨已停,过往似幻梦。等友人至,一同返回。和黄山的单独约会,自然成为我心底的秘密记忆,至今回想,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好与满足。
后来看新闻报道,黄山假期游客爆满,山路数十分钟挪动一米,不禁感慨自己去的恰是时候。后又转念一想,到底是黄山和我的缘分深啊,如果没有台风,如果没有不惧封山断然前去,如果没有同友人的矛盾,如果没有适时的风雨,我的黄山之旅可能平淡收场,也不会有同黄山难忘的独处时光。
我很想再去一次黄山,或雨,或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