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熙、吕叔湘、沈家煊如何看文字和文字表意
天资领悟力不足,只能靠后天刨根问底来弥补。
对许多事物—事物代码符号(朱先生称之为“体词”,较其他分类称呼,更贴近代码符号的本质)的应用表意搭配关系,有诸多不解。所以,准备系统地看三位先生的文集。相信,读完之后,即使有些不解,仍找不到满意的答案(或自己领悟不足,或问题没有涉及到),也会体会到大师看问题的视角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此其一。
其二,就是从三位大家丰富的训己集义中,体会和领悟他们的历学过程,从中学得一二。
以上为最近开读三位一生研学结晶的初衷。
现附今日份随记:
看吕先生的《中国人学英语》,读到第四章【语义】时,先生说,“认识单词词义,非得认识得透彻才行。要认识透彻,先得要破除两个误会。第一,不可误会一个词只有一个意义,越是常用的词,意义的范围越广,抓住一个意义,到处都用它去讲,必然会扦格难通。第二,不可误会意义大致相同的几个词是真正或完全相同。”
对这段话,深有同感。这跟自己某次日记总结的思想,大致一样。正如南怀瑾所言,当用功用到一定的程度,自然会有与此相应的外显/现表征和内心体验出来。有感于此,也更坚定了自己继续找出语言学习中所遇问题答案的决心,期盼着能水滴石穿,将这些问题一一“格”清楚。这也就是所谓的格物致知吧。王阳明说,这一过程,要能做到“勿忘勿助”。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