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的世界》笔记
《知觉的世界》莫里斯·梅洛-庞蒂
一、知觉的世界与科学的世界
直觉世界就是感官与日常经验向我们解释的世界,但知觉世界常常被遗忘以至于其呈现需要训练。科学与推崇理性反省作用的哲学贬斥感官经验的不可靠,但科学并非绝对和全部的认识。艺术恢复感官世界,感性知觉在得到正名。
二、探索知觉的世界:空间
古典科学将空间与物质世界明确区分,非欧几何的兴起使得关于空间的认识发生改变,空间和空间中物体的严格区分变得不可能。现代绘画的结论与该科学结论一致,现代绘画不再满足于做分析报告而采用知觉经验作画法。哲学、心理学说明人与空间的关系不是精神与遥远对象的关联,而是居于空间中的主体与他所熟悉的场所的关联。没有身体的理智的均质的空间观念被抛弃了,空间是异质的。
三、探索知觉的世界:感性之物
“物的统一性并非处于其所有的性质之背后,而是相反,物的统一性为它所有的性质所确立。”物不仅是我们的思考对象,也激发人的行为,反应人的品格。人无法被分离为与物无关的纯粹精神,物不是与人无关的纯粹对象。
四、探索知觉的世界:动物性
重新找回的知觉世界使得极端或反常生命形式或意识形式具有更多的意义和价值。古典思想轻视动物、小孩、原始人、疯人,将其视作完成了的人的偏离,完成了的人最关键的属性是理性。但正常人并不真正拥有融贯完整性,理性不可超越被它掩盖的东西。动物作为被抛在世界中的存在者,做出了其应有的努力。
五、从外部看人
精神由笛卡尔获得其纯粹概念,但纯粹精神只为自己所触及,他人只能通过其身体为我们了解。对他人愤怒的发现是经由其身体,我们自身的愤怒也不在我们的精神里,而是与身体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只在反思时被还原为思考。当代心理学家认为人首先活在关于他人的经验里,我们不应自诩为纯粹精神构成的共同体,而应看清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为何。
六、艺术和知觉世界
在知觉世界中,不可能把物与其显示方式区分开,艺术品也要去感知而不是分析——绘画不是对世界的模仿,而是一个自为的世界;电影的关键在于场景的选择与安排;音乐通过声音浮现一个整体而无依于创作者背景;诗的语言可以不指涉世界、真理或理性。知觉到的世界不仅是自然世界还有文化世界。
七、古典世界和现代世界
无论在艺术、认知还是行动上,现代人都没有古代人的独断论以及确定的信心,现代思想表现出未完成性与暧昧性。由于无法摆脱阐释视角的限制,完满的客观性永远无法一下抵达,暧昧性与未完成性本身就在我们的生活结构中,对用理性在认识与模糊中发现永恒与清晰的迷恋是一种浪漫主义古典作品之所以被视作完成是因为我们缺失接而续之的能力。现代不确定性的表达不是堕落而是成就。
个人总结:
从独断论的迷梦、对权威的相信、理性对知觉的否定,到被抛入的不定、世界的未完成与不可理解、未被找到的共同前提...沉重的时代滚轮似乎从我的脑中快速压过,烙下凝练的千百年的烙印,然后在当下恢复时间的正常流速。
第七讲提出的“未完成性”特点吸引了我的兴趣,但其实第七讲不过是对前六讲的总结,要具体说明这一未完成性还需从前六讲所列举的内容,从世界的分野来看是自然世界与文化世界,从行为来看可以分作认识、行动。未完成性的根源在于精神与身体的混合体现在包括自我、他人、物、世界所有领域,使得世界既被揭示又被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