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
感谢邀请,超前看片,看完《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感触很多,必须写篇小作文。
1、整部电影节奏感很好,紧凑无尿点,鸡血不狗血。不装,笑点含蓄但笑感很足。诚意推荐,过年可多刷两遍。
2、剧本真心不错,有自我牺牲、有兄弟情、有人生理想自我实现,都处理得很洗练、很克制,清醒自持。
近年看很多电影,节奏感是个大毛病(单纯从故事节奏看《阿凡达2》那叫一个绝望),这部电影能让我儿子一路憋尿到结束,他用自己的膀胱给本片点赞!
3、电影海报上的slogan是我喜欢的:献给每一个不被看好的人。失落的年代尤其需要振奋的理由,逆袭或许不是不能真的每一个都到达成功,但是逆袭的过程本身,就是成就自己。
4、近年国胖粉丝越来越多,太子妈丑遍微博,男队的梯队建设被一路诟病,一路跌跌撞撞,但其实都不及90年代真实的这一段。瑞典队是真的一度独霸江湖,瓦尔德内尔更是大满贯第一人。那曾经是中国乒乓的至暗时刻,如何重回荣光、重拾中国自信,几代乒乓人的奋斗谈何容易。人都会死,这一段故事值得被记住。
5、蔡宜达演的丁松,一直是个飘渺人物,在最后绝杀。还是再次说,人物群戏,怕的是不给内心情感戏,怕的是给拖沓的情感戏。这里的处理紧凑,蓄势,到最后丁松世乒赛出场,简直一击致命的酣畅。
自然,蔡宜达最有趣的是,在自己父亲的故事里出现。最魔幻是电影里很晚说话,第一句说话就是一句“飒”的孩子,长大后在这个故事里演丁松。
6、许魏洲简直让我刮目。他的《夺金》我刷过几个镜头,小白脸演藏獒,身上肌肉都是松的,辣眼睛。但是这部电影里,我一时竟然没有认出来他。那个狠劲儿、那个杀气,他应该谢谢一部好电影和好导演成就了他。
7、最感触是电影里的陈文。他代表的是在省队折戟退役的任嘉伦、失落东京的刘诗雯、大好生涯遭遇车祸的闫森、没有收获单打世界冠军的蔡振华;他代表的是所有的陪练、亚军、p卡,所有不知道名字的人。不是每个人都会收获大众面前的高光时刻,但是他们的光芒不可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