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天通苑的饺子 | 五十二个北京【连载】
总算找到工作了。在五棵松附近一家物流网站做记者,朝九晚五,双休,负责外出采访写稿以及制作电子报。可以写稿,还能学一些基础办公软件操作,尽管所在的行业我完全不感兴趣,尽管办公室也是一个三居室民居改造的,尽管广告部的人看起来素质都很一般,甚至工资也只有1500块钱一个月。综合比较下来,我还是决定要接受这份工作。但最终打动我的,其实是老板指着桌上的一台佳能500d对我说,以后这台相机归你用。没错,就是我来北京前在家攒钱要买的那台。
简直太好了!我用买佳能500d的钱,换来了可以在北京用佳能500d的生活。甚至,我那时和妈妈在家里对着电脑挑机器时的那些网店的实体地址——五棵松摄影器材城就在距公司步行十分钟的地方。我这种擅长随意揣测宿命感的人,在心里再一次发出了冥冥中注定的感叹。好!就这样开始工作吧!实现经济独立吧!面朝器材城,挣钱买相机!
工作落定了,住处就成了问题。我还住在圆明园南门,上班要坐一个半小时的地铁再步行二十分钟。即使我能接受这在北京非常正常的远距离上班,这个房子我也没能力租了。房子到期冬卫就要搬家,微薄的入职薪资完全不足以支撑我自己租一个单间。
这个时候,老徐来了。
老徐是我的小学校友及初中同学,毕业后就再没见过。那阵子不知道怎么联系上了,他说他也要来北漂。我有点激动,茫茫大北京,来了一个能和我说家乡话的知根知底的人。他的大学同学大兵和女朋友小燕已经在北京工作一年了,各方面都比较了解。老徐就邀我一起去他们家做客,顺便看一下那附近有没有合适的房子,那是我第一次去亚洲第一大住宅社区——天通苑。
从天通苑北站出来,看见的是长长的通道,各种杂乱的小摊子,两边齐刷刷风格一致的高住宅楼。我们七找八找找到大兵的家,那间房子里具体住了几家已经忘记,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隔断房。进门后我震惊得发现:大兵的女朋友小燕正在包饺子。要知道,他们住的就是一个单间,从门走进来,眼前就是一张床,一个写字桌,一个简陋的餐桌,总共大概十平米。小燕在摇摇晃晃的餐桌上小心地和面、用擀面杖擀饺子皮、剁肉馅,所有的动作都轻轻柔柔,所有的用具都头挨着头脚挨着脚挤在有限的餐桌区域。包好的饺子仔细地放在一块小砧板上,最后再小心翼翼拿出去到公共厨房里下锅煮。为什么能在那么凑合的环境里,还是要决定如此不凑合地好好吃饺子呢?!这就是北方人对饺子深沉的爱吗?!
至今仍记得那饺子是韭菜鸡蛋馅的,我以前从不吃韭菜馅的饺子,但那顿饺子,怎么说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YYDS!
吃完饺子,我和老徐摸着黑看了大兵和小燕提前帮我们联系好的几个房子。那一年,有个很热的关于毕业生的话题,叫“蚁族聚居”,说的就是求职和刚入职的毕业生们大量蜗居在大城市的隔断房里,一间普通的100平的房子可以隔成十多个房间,住下二三十人。天通苑里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房子,而所谓天通苑性价比高,就高在它当时都是用崭新的房子做隔断,而且隔得相对适中,别人隔个十几个,它一般只隔七八个。看着一个个大三居被劣质三合板分割成紧挨着的房间,然后每个房间都只用一把小锁锁着,我不由得就想起当年的那句流行语——“梦想照进现实”。我有点苦涩,又有点兴奋:嘿嘿,我竟然也要做一回蚁族啦!
老徐到底是男生,看完房子就立刻交钱,当晚就住下了。我多少还有一些犹豫:从天通苑去五棵松上班?!从北京城最北面去最西面上班?这可比我现在从圆明园去上班还要远!犹豫了好几天,最终还是熬不过心里那种需要依靠的感觉,想着和他们一起都在那住,万一要出点什么意外,还能有个照应。于是,比老徐迟了两个礼拜,我也搬去了天通苑,住在老徐前面一栋楼,大兵后面两栋楼,和其它七户陌生人共住一个三居室。屋子朝南,有大窗户,有暖气,大兵他们告诉我,这就是最好的房间了。只是搬完家告诉我的新同事们后,他们一个个瞪着眼睛露出“你别是个傻子吧”的眼神。
就这样,我加入了天通苑地铁的排队大军,每天早上跟着一列蜿蜒上千米面无表情的队伍,一步一步挪进地铁,被制作成列车罐头送到五棵松。也是在小燕的饺子的鼓励下,我竟然萌生坚持每天晚上回去做饭吃的坚强意志。通常下班到家至少七点,再买菜做饭,一切搞定至少九点了,在以前,这是我妈赶我去睡觉的时间。那时候对回家做晚饭吃这件事的坚持似乎更多是一种仪式上的意义——可以在这个城市开火做饭,大概真的饿不死了。那时候只是把东西烧熟,我就当自己是厨艺高超,还敢请大兵小燕老徐来尝自己的手艺。
由于房间四堵墙的其中两堵都是由三合板隔成的,基本上没有隔音可言,左右及对面的房间在做什么,大家一清二楚但绝不戳破,可以说是人人都住在皇帝的新房间。有的邻居房间里是没窗户的,为了通风他们索性就连门也不关,只挂了个门帘,有的连门帘也只做了个半帘,路过的时候可以看到他们穿着拖鞋的脚,以及摆在地上小桌上的下酒菜。最不见外的地方就是卫生间,知道那么多人要全部共用一个洗澡间和马桶时,我顿时就理解中介们在介绍那种含卫生间的主卧时为什么那么重音强调了,的确是尊贵的标志。卫生间的墙面上横七竖八贴了各种标语,比如:不要蹲在马桶上。但时不时总能看到马桶圈上有鞋印子,那是不肯妥协的邻居们最后的倔强。排队洗漱、上厕所,是我在那里住时最无法面对的时刻。能在那种时刻社交的人,我认为可以称之为世间奇人。我是发现有人在排队就立刻回到房间里躲着。直到走,我也没有在那里结识任何一个邻居。虽然我贫穷无助毫无家底,但却有的是骄傲,始终觉得自己是落难公主,再不济也是个落难女主,最多在那里体验一下人生,迟早是会离开那里的。
只是没想到,我会离开得那么快,连一个月都没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