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人
终于看完花了,意想之中的震撼。
去年冬天震撼恍惚大肆抒发了一把因为菩,今年冬天同样大病初愈,轮到花。
整整看了一年。
是去年过年后百无聊赖看到人提,自己一搜。然后经历了跟一章剧情完全互文的感受,看了个开头就想自杀了,这是打我出生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所以才会拖着看这么久,因为就跟丁若望那初见一眼一样,你就知道没跑了,后来不管写成什么,都只有接受震撼的份。
从来都是拖很久慢慢看前面,最后剩一小半一天内废寝忘食梭哈。昨天早上开始梭的,到晚上看完,全网搜评论,在阳人未复中看到两点,今早不到七点挣开眼,心里全是,全是。
最近每天下午去湖边康复发呆,去年看完菩也去了趟湖边,至今记得那种要死要活的感觉。今天细品又有些不同。
明明是这个更震撼,但去年感觉更恍惚。有种出不来的意象,恨不得穿到里面去,替故事中人挽回挽不回的遗憾,替他们重新过一遍风华正茂的年华。
可能是很久以前就明白文艺作品最大的杀伤力何在了,所以去年也赶快抓住那种感觉写了一篇无病呻吟,就是漫长的岁月当事人是用来过的,多少的旖旎文艺也碾成麻木琐碎了。而文字就只需要这么一提,几十年弹指一挥间,你只要把它浓缩一提,什么惆怅虐心的感觉马上都出来了。
所以这本反而没有那本这方面惆怅深,一方面be得不彻底,大把的骗子坑里给你留着缓冲,再有就是情节也大概知道了,有心理准备,看的是怎么徐徐收网,描述反应。
今天没忍住,马上就看完了朋友。同样要死要活,感触点也是一样的。也许也是剧透过早了,或者狗血本身就不难预料,本来情节于我来说没有恍然大惊的感觉。一上来不就是用旁听者弹幕揭出了马小蛇的心事吗,怎么这点小事还成了最后虐心点题的底了?
但是最后还是把我崩溃到了,我也才恍悟这种崩溃的一脉相承到底在何处。那就纯纯是孔的笔。
为什么有这种天纵奇才。
我已经料见了她故事的精彩性,极致拉扯的细腻和到位,她引经据典写什么像什么都领教了,但是我看得多慢知道吗,我昨天今天翻遍全网书评,所有夸上天的话都看遍了,像红一样去挖掘伏笔,揭开留白,感慨笔力。可是夸赞仍不及我眼中细节心中感悟万分之一。
我常常对着一个简单句子直接就疯了,怎么可以那么精妙又恰当,神来之笔不能老来吧,但她那种字字蕴藏的趣味和美,我真的,让我吹出来会显得我全天下第一没见识,我觉得他妈冠绝古今。
所以明白了为什么没像我以前一时着迷一样,出不来,纠缠于人物情绪,叹息命运时空。更多是对厨子叹服。
当然了,也有关于剧情本身的震憾,朋友后来看到我发抖,原因就是丁和马作为直接叙述对象,想写的东西肯定是写尽了,但是如果我只是单看这篇,大概率会对苏的塑造不太服。虽然她把熬鹰的道理诠释得那么清晰明白,也用了她一惯信手拈来就能惊心动魄的白描,让别人且痴且叹,可按我以往的抬杠,多半还是不能心悦诚服的,就觉得把个人精都是按主观设定侧面渲染来强加人设,实际正面写,能让人信服那么厉害,那么诡,那么沧桑伤吗?
他妈的,她偏偏用另一百万字就干了这件事。
恐怖如斯。
就跟我去年展卷就想死一样,花给我的震憾最大来自笔,想到世界上有人如此之强,对我几十年审美和自负体系灭顶碾压,我整个人太不好了。不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