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度】读书小结系列~诗词、小说和维也纳
又到了写读书小结【交作业】的时候,不知不觉都写了三个系列了!骄傲.jpg 今年读了不少书,好像也拟不出什么系列。不过主题到有几个,有些也算延续了很多年前的喜好。还做了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积极参与了豆瓣鉴书团的活动,今年中奖率还是蛮高的,感谢更改了抽书方式,而且今年不拘自己的倾向,啥书都参与抽,故而颇抽中了几本以往不太涉及的领域。故而要提取今年的关键词,其实更适合——另一种声音。
第一个TAG#诗词评论#,大约十年前开始读宇文所安老师的《追忆》入毂,一路读到叶嘉莹等。早年还邯郸学步照猫画虎地自创了一个小系列《阿丕诗作小讲堂》。我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虽然十年前的文字和思想略显稚嫩,但重要是能写啊!现在是脑中有千言,一下笔就仿佛钢笔被墨水堵了头似的。今年最美好的相遇是田晓菲的《烽火与流星》,讲萧梁文学。我要为晓菲老师哐哐哐举大旗!
虽然一开始读的有点吃力,主要诗词品论久未涉猎,功夫搁了下来。行到半途,开始讲萧纲,尤以蜡烛为切入点的《幻与照》一节写得实在精彩。便一气呵成,等到《采莲:建构“江南”》已属大成,不过有落入宇文所安“追忆”窠臼之嫌疑。到结尾的庾信,果然还得是庾信,这位侯景之乱的亲历者甚至是战局决定者,萧纲之文学密友,以《哀江南赋》冠绝六朝文学之人,读之遽然落泪。“自从南朝之后,没有人再能够真正占据江南了,因为江南已经成为一块属于过去的国土”。更何况四萧们冶游的宫室正是我的大学校园,萧纲们吟诵之漫长苦夏,也正是与千百年后一样的蝉噪心烦。此地,此刻,可真是“恋逐云飞、思随蓬卷”啊~
插入一则逸闻,以前一直说我校是六朝皇宫所在地【因为有六朝松】,结果考古一挖,发现此地“土层浅薄”【简直笑掉大牙】。不过后来也确实在附近【总统府和南图一带】挖到了,现原址上建了六朝博物馆,不过毕业迄今无缘得见。
自20世纪30年代中央大学教授朱偰先生出版《金陵古迹图考》一书以来,史学界一直认为,六朝宫城的中心位于今天的东南大学一带。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卢海鸣博士在对历史资料的研究中大胆提出了“东移说”,认为其位置应该在今天的“总统府”一带。
从近年来的考古材料来看,2001年夏季,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为寻找六朝宫城遗址,对进香河、成贤街与东南大学之间的老虎桥工地进行了历时两个月的考古发掘,结果没有发现有关六朝宫城的遗迹和遗物。而2001年11月至2002年1月,考古工作者对太平北路与珠江路交界处西北角的小贵山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开挖了探方18个,探沟3条,在距地表约2米的地下,出土了大量的遗物,如筒瓦、板瓦、瓦当等建筑构件以及青瓷盏、盘、碗、盘口壶、钵等遗物,其中莲花纹瓦当尤为精美;同时还发现了砖砌的正方形的建筑、砖井、道路等遗迹,说明这一带可能就是六朝宫城所在地。via《探寻南京六朝文化历史原貌》
萧统、萧纲,以及独眼.萧绎三兄弟实在太好磕了!为什么没有文!南极圈地自萌的痛!萧统就是昭明太子,有著名的《昭明文选》和文选楼。萧纲就是宫体诗的创始人,继任的太子,梁武帝爸爸被侯景饿死在台城后,即位称帝,没两年也被侯景杀害了。萧绎就是朱自清散文顶流《荷塘月色》里那位写《采莲赋》的梁元帝,什么“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相关八卦还有徐妃的半面妆。强推萧纲的《述羁赋》啊!写的太美了!
奉明后之沾渥,将远述於荆楚。叹云霞之窅漫,对江山之遥阻。
是时孟夏首节,雄风吹甸。晚解缆乎乡津,涕淫淫其若霰。
舟飘飘而转远,顾帝都而裁见。
远山碧,暮水红。日既晏,谁与同。
云嵯峨而出岫,江摇漾而生风。奉玺言而遄迈,改余玉於江隈。
遵阳涂而中正,轸悲心其若颓。
引领京邑,瞻望弗远。恋逐云飞,思随蓬卷。
观江水之寂寥,愿从流而东返。
接着读了宇文老师的新作《只是一首歌》,讲老话题——宋词。今年抽中了豆瓣鉴书团的《另一种声音》,讲海外汉学,按图索骥,又读了艾朗诺的《美的焦虑》,讲“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关于海外汉学,之前写过另一篇书评,就不赘述了,详见拙作《另一种声音:兼听则明》。读《只是一首歌》正好紧接着夫人的《烽火与流星》,虽然感觉现在的宇文老师对我来说有点祛魅,但对比刚读完的艾朗诺的《美的焦虑》,又觉得宇文老师风采依旧。
从《另一种声音》,进而引发另一个TAG就是20世纪至今的中文现当代小说。今年颇看了几本非常好看的中短篇小说集,30世代首推班宇。班宇与我同岁。他笔下的应是我们熟悉的同时代,但他的故事却遥远得仿佛另一个国度。冰冷,寒凉,刺骨。故事的深邃程度直追李沧东,但欠老辣。处女作《冬泳》已经很惊艳了,但我觉得第二本《逍遥游》更好。虽然还是植根东北寒冷系现实魔幻主义,但技巧更圆润成熟。这本书虽是短篇,但每篇后劲很大,读来令人心悸,得缓缓,才能进入下一篇。《渠潮》写的真好。
然后是陈春成的《夜晚的潜水艇》,被书名吸引进来,读罢觉得无一不爱。无论故事、还是文字的组成方式,包括超越文本的气息,都令人舒爽。不沿海的闵地多山,尤以《竹峰寺》为最,读来,仿佛有穿林打叶声,在想象和现实的罅隙中游走、潜行。
当然今年读过最好的小说绝对超五星强推,——赵毅衡老师的《沙漠与沙》。赵老师本职工作是研究符号学,写小说算是副业。初看感觉也是在历史的罅隙里找故事,有点类似马伯庸、徐皓峰、张大春,但怎么说呢,后三位读多了,《沙漠与沙》横空出世在我眼前,就觉得过往种种皆是虚妄。看来贵精不在多!
还有台湾陈映真的《夜行货车》和《将军族》,就那种你以为他写细微琐碎的日常,故而有人说陈映真很杨德昌,今年终于看了《一一》,突然一个手术刀般纵切下去,就是心肝脾肺、脓血肆流。“华盛顿大楼”真的太经典,十分好看,读完冷汗直流。直击社畜靶心!
既然说到马伯庸,年底一个晚上读完了《长安的荔枝》。怎么说呢~也挑不出什么不好,读起来一气呵成,诚然是一个成熟而合格的商业片。但读完,也就读完了。这种感受对读者来说固然挺爽【反正听歌的人最无情】,但对作者来说实是一种消耗。
再说到徐皓峰,赶在年前补完了《白俄大力士》,也算补齐《诗眼倦天涯》《大地双心》“三部曲”,可能也不是三部曲,但书店是搁一块儿卖的。徐皓峰的品质还是能保证的,最好是《大地双心》,但读多了有点腻。这一流派可以算是魔幻历史主义小说,似非而是。引申到今年还读了地道的“本格派”历史小说,台静农的《亡明讲史》和陈舜臣的《鸦片战争》【这本是鉴书团抽的】。台静农是真看不下去,陈舜臣到还行。不过也算时代的眼泪了。
然后再说到中国20世纪现当代小说真正的顶流们,莫言、余华、苏童等,我是一本没看过。正好最近在追一部综艺《我在岛屿读书》,哦哟蛮搞笑的嘛,一天炫了5集。我是本能的与这帮作家远离,实在是脾性不和。结果今年鉴书团抽中了毕淑敏,读是读完了,也承认写的不错,但确实不是我的菜,也算勉力糊弄玩了书评。【鉴书团的长书评现在真是要了老命】
最后一个TAG,我选择了“维也纳”,主要是买了两本书,一本刚读完《世纪末的维也纳》。虽然整部书涉及了很多议题,每个议题都可以是洋洋洒洒的大分支,可以写一堆论文的那种。但每个论题都没有浅尝辄止。书到最后,同一个世纪末,如果要写中国,可绝不是如此这种稍显轻松、涉及的大多是美术音乐建筑城市规划心理学的领域,虽然也有一个篇章涉及了政治领域的三种流派,然则奥地利从某种程度来说,还是幸运,确实属于“让别人去打仗吧,你,幸福的奥地利,去结婚吧!”
另一本是讲鲁道夫皇太子的《哈布斯堡的黄昏——梅耶林悲剧与王朝的终结》,看了一半,目测一般,充斥这三流八卦小报的feel。
还有一本是读了很多年的诗集——《特拉克尔全集》,也算读了很久终于读完。初看充斥着堕落、腐朽、迷醉的画风,画面感十足,我觉得是哥特式,后记评论说是巴洛克式,就那种阴森腐烂的花园深处站着一个怀抱洋娃娃红衣少女的feel。凑近一瞧,脚下是一只濒死的白色小兽,是灵魂在虚弱地呐喊着。这也是——世纪末奥匈帝国的一抹剪影。
又一本《奥斯卡·施莱默的书信与日记》,虽然从属于包豪斯系列,但念在时代差不多,地方也距离不远,就算在一起呗!毕竟施莱默的作品被打入德国分离派,跟维也纳分离派也算同宗亲戚。
今年还有些别的,也无法生拉硬扯在一起,就此结束吧!
春节快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