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夜归人
天气预报说腊月二十三这天会有大雪,夜里还伴着寒风的呼啸声,但早上醒来来之后看到的只是一场小雪,无论如何这个冬天总算是银装素裹了一回,毕竟不下雪的冬天是一个不完整的冬天。 我觉得作为一个北方人要比南方人幸运,至少在冬天幸运,因为听说有的南方人这一辈子也没见过雪,来到北方见到暖气,也只觉得是挂在墙上的弯弯曲曲的铁管子。在网上看过一个网友发的帖子,说他的妹妹看了李娟的书,内心感慨万千,非常向往去新疆生活,然后他找来李娟的一张照片,把他的妹妹美好的泡沫想法一下子戳破了。如图。

我们河北这片的房子多是平屋顶,自我记事起,每到麦收或是秋收,大人们都会把玉米小麦扛到房顶晒,后来有了电机吊架干活才轻松一点。很多年过去了,经济发展后工厂吃了很多地,或者是有人外出打工不种地了,平顶的作用就没这么明显了,反而冬天的时候要爬很高去扫雪,有的留守老人不方便。这十几年间很多人家都盖了楼房,光是上房清理积雪就要花很长时间,所以很多人家都上了瓦片,冬天既不用扫雪,夏天也不用怕大雨浸湿毁坏房顶。 总的感觉,最近这十年不是那么风调雪顺,有的冬天甚至只下了一点点非常小的雪,这能叫雪吗?顶多算是霜。比如说2011年的冬天,某个中午突然飘起鹅毛大雪,半天就达到半米深,当时我还在修路的工地打工,第二天早上骑着电动车去上班,公路上的雪已经被过往的汽车直接轧成了冰,我骑着电动车,左滑一下,右滑一下,突然之间连车带人都失去平衡滑倒在了地上,这时候正好有一辆公交车路过,真是好事不出门,尴尬的一面总会被人看到。 腊月二十三晚上出门,看到路灯下水泥路上被汽车压的一道白色痕迹,还有因为消融晚上又因为降温冻结的冰面,我边走边滑,只是人影单只,成年的我多少还是捡起一些小时候的快乐,多少算是重温美好旧梦。成年人的世界,可能会觉得下雪比较烦,尤其是对于打工的人来说,骑个电动车出门都不方便。只是未经人事的孩子们,对下雪还是有很多期望的。尽管下雪比较烦,但是下雪消融之后,农田的麦苗也因此得利可以长得更好,而且雪后的空气比较清新,两相抵消,大家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吧。 去年冬天在食品厂上班,晚上六点下班到家热了热剩饭,趁着雪还没冻结实,摸黑爬上房扫雪,发现雪不是很多,应该是屋子烧着暖气屋顶也有热,雪融化了一些,还有刮风吹去了一些,剩余在角落的雪我又搬开砖头木板,一番清理,我觉得一个小时可以完工,结果干到了十点多。因为楼顶没上石棉瓦,所以我又搬来竹梯子,在房顶上再次攀爬到二楼房顶,白天的时候这样爬,腿脚还发抖,内心战栗,晚上的时候稍微好一点,因为下面一片黑暗啥也看不清。 又因为家里就我一个人,于是找了一个绳子,一边捆住梯子的踏棍,一边捆住一根木棍,将木棍卡在阳台的门上,像一个工字形,这样有点力,就不用担心梯子滑倒出危险事故。楼顶的情况和平房屋顶的差不多,但也花了很多力气才扫完,我家门口就有电线杆路灯,不过路灯没有楼顶高,就这样在这灯光若暗的环境下,凑合着一点点清理了积雪,下楼顶时梯子稍微滑了一下,被我预先捆好的绳子抓住,我小心翼翼的一点点挪动脚,终于安全着陆。 接着又清理楼梯上的积雪,而雪早已经融化结冰了,还清理门口被我从楼顶扔下来的雪。在食品厂打工的那段日子,每天早出晚归,6点已经是很早下班了,最晚的时候到晚上10点,当时心想我就一老百姓命,忙忙碌碌,甚至发出下雪对穷人来说其实就是心酸的感慨。 在北京当保安那两年,下雪的时候,我们需要清理整个单位院子,那可是几千平米的院子,我们十几个人一干就是半天,虽然说我们当保安是看大门或者是站岗的,但也经常被喊去给领导洗车,或者是搬东西。大爷60岁当上保安,我少走40年弯路,20岁就当上了,当时李道士也不过才17岁。 打扫完雪的那天晚上,寒风呼啸,领导发话,让我们这群保安在食堂吃火锅,我不记得有什么蔬菜了,我只记得有不知道是牛是羊的卷肉,还有鱼丸,厨师给整了一个铜锅,还有一个其他平时用的锅,鱼丸好像是袋子装的,没有超市散装的有味道。其实碰上这种火锅,来点饮料搭配最好,或是喝点啤酒,所谓冰火两重天。这时候常温的啤酒饮料就是冰镇的,冰镇的也是常温的。 等我吃匆匆吃完去换班,让李道士去食堂吃火锅,李道士不知道闹情绪还是什么,泡了一桶方便面接着打游戏。我跑到百来米外第一道栅栏门处上锁,短短的一段路,那风像刀一样吹得我脸上生疼,我像是在跟寒风赛跑,但我跑不过寒风,等我回来的时候,两只手都冻的通红。

北京没我想的这么冷,不过干燥是真的,下雪过后,如果第二天出太阳,基本上雪都融化完了,屋檐上背阴的雪融化后,因为又到了晚上降温,所以冻结成长长的冰锥,通常几天才能掉落地上,摔成冰渣。 在北方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如果下完雪,背阴的地方没人管,这些雪可以留存很长时间,慢慢升华消逝,甚至可以等到临近春天的时候。而阳面的雪早已经融化完,变成水和水汽进入大自然循环层了。 2015年的冬天,小寒到大寒,这段时间说是有小霸王寒潮,看看手机显示零下18度,恰逢暖气没温度,空调也因为老旧坏了,不知道哪一个神仙姐姐送给我们一个小太阳,但是小太阳也开坏了,把我们冻成狗,把院子里的狗冻的不如狗。我晚上盖着薄被子,穿着衣服睡觉,就算是这样也是像猫一样团成一团瑟瑟发抖,上铺的李道士脱的赤条条,盖着薄被子竟然扛过来了,可能年轻活力旺盛。看《明朝那些事》里面,说李景隆带着大军进攻燕京,作为防守方的朱高炽泼水到城墙上结冰来阻扰李景隆,估计就是在这样的天气。 其实这些都是不怎么开心的冬雪,顶多拍几张照片记录,作为一个成年人,其实没有什么心思去雪地里玩了。而去雪地里玩的时候,当时还是年少。我记得小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冷,而且降雪也是比较准时,一个冬天下几场雪是很正常的。不知道是不是多年之后回头看,造成的记忆偏差。 小时候每当冬晨醒来,听到有咚咚的响声,就知道外面肯定下雪了,这肯定是谁家起早,然后去房上扫雪,把雪扔到街上的声音。而且小时候的积雪,似乎总是十公分的厚度,一踩一个脚印,上学的路上总可以看到那一串早行学生的足迹。当年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冬天的雪,我觉得肯定是银装素裹,我也忘了是从语文课本上哪一篇课文学来的,这个词儿最起码在心里搁了二十年,一看到下雪就自动跳出来。 在学校雪被很多人踩过之后就瓷实了,半天差不多就成冰了,很多人在课间去滑冰,一个挨着一个,把冰滑的更加光滑。也有的蹲在地上,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人拉着左右手滑,这样可以滑拉几十米。也有人在大街上堆了雪人,拿着煤渣子给雪儿当衣服的扣子还有眼睛,拿胡萝卜当鼻子,不知道是从语文课本上抄来的,还是不约而同都想出了这一招。 当年不知道是不是受《童年》这首歌的影响,总以为山里住着老神仙,吃一朵天上的白云也可以得道成仙,最起码可以长生不老,说的跟唐僧肉一样。那雪是从云里下出来的,照理说吃一点雪也可以有同样的效果,事实上我还把雪当成商店里的冰棍吃了几口,只是觉得没有味道,比不上卖的冰棍好吃。 《还珠格格》热播的那个冬天,一个下午外面飘起了大雪,现在回想也觉得不可思议,当时的我怎么看《还珠格格》呢?我只记得他们几个人在野外烤红薯还是土豆,还有里面这几个男主人公经常是一个跟头就翻过了墙头,虽然说不能翻个十万八千里,但是已经比很多人都厉害了。我看一会儿这个电视剧,然后跑到外面,玩一会儿雪,用脚在薄薄的雪地上涂鸦,用手抓起一把雪,抛开抛去,小手冻得红彤彤的,还没意识到有多冷。聪明的人都会守在火炉旁,但是鱼和熊掌是不可以兼得的,守在了火炉旁,那就没法得到雪中的快乐。 我记得有一个冬天晚上,天气预报说会下雪,当地面已经冻的很瓷实,当小雪开始飘舞时,感觉灯光下好像有无数的精灵,地面上好像是有无数颗珍贵的钻石。我家的院子就像一个天然的溜冰场,我一个人滑过来滑过去,我的笑声和飘雪交织在一起,我仿佛进入了童话里才有的世界。忘了哪一个哲人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换到我这里我觉得,每一个飘雪的日子,不去雪里感受,都是对冬天的浪费。 很多年后,当我回头去看儿时的雪,她其实已经是如梦似幻的存在了,成为记忆里的明亮的星星,点缀着我每一个追忆的夜晚。若说雪是冬天的灵魂,那人生的灵魂是不是一颗永远不老的童心呢?
-
le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11 22:41:40
-
葡萄🍇酸又甜🌈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10 23:24:06
-
Mactripy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03 09:13:05
-
吴谨言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31 23:25:23
-
beyondzhou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0 23:24:21
-
檐燕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6 09:07:29
-
没有桃林的张飞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6 08:42:57
-
摩诃曼珠沙华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6 08:31:30
-
小浣熊打卤馕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6 08:27:04
-
V.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6 07:57:07
-
二四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6 06:24:18
-
空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6 05:34:49
-
寻梦中国在河洛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6 05:21:45
琴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遇到一个会3门乐器的大妹子 (1人喜欢)
- 现在的年轻人抑郁焦虑,掉头发,吃六味地黄丸! (3人喜欢)
- 读一千本书记 (12人喜欢)
- 2024年,经历的艰难挫折失败,以及给我补上了几门课 (4人喜欢)
- 一名70多岁老大娘的倾诉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