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能通过跟别人比较才能判断自己,那你就会一直活在不安中
好像非常容易无止境的陷入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之中,然后耗费大量时间刷豆瓣、刷短视频,这种过程又会加重我的抑郁和焦虑,而且,在刷视频、刷豆瓣的时候,我并不享受,我只是想转移我的注意力,让这些东西填满我的世界,我就可以不用面对不用思考那些给我带来恐惧和紧张感受的事情,比如我的论文、我的考试……
其实我也不排斥学习本身,我排斥的是学习这个事情附加的很多不好的感受,比如跟别人比起来,我进度缓慢也没有思绪,再比如我的开题很糟糕,犯了很低级的错误,老师对我不满意,这些事情让我感到紧张和恐惧,从而对学习、对写论文本身也感到紧张和恐惧。
现在想起来,初中时候应该是我最不焦虑的时候,我不在乎结果,不在乎其他人的成就,只享受思考的过程,所以我可以在大考之前,都活得很平静很愉悦。或许人活得幸福不幸福,跟外在的处境关系不多,更多的在于你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我现在太容易恐惧和紧张了,我觉得我的世界充满不确定性,那么多不好的事情随时都会发生,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在黑暗里我没有办法安然入睡,我必须找一个事儿,来安放自己的思绪,不然我就会沉溺在那些我无法承受的情绪中,担忧未来,恐惧死亡,这些会把我压垮。我没办法跟自己相处。
就像我每天一打开电脑准备学习,老师对我的不满,别人已经投出去的论文就会飘到我眼前,然后我就会觉得,好焦虑啊,我要毕不了业了,这种焦虑我承受不住,然后我就又拿起手机,开始刷视频刷豆瓣,强制让他们占据我的大脑,这样焦虑就没有空间进入我的思想。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你能决定的可能就只有百分之五,你一直为未知、为别人的成就而恐惧和紧张,然后为了摆脱这些情绪去做一些你根本不享受的事情,去硬塞一些大粪到自己的脑子里。外部世界本来就是变幻莫测、充满不确定性的,别人的成就你也不能控制,再说了,就算你能控制,把别人都变成垃圾你就会幸福吗,也不会啊。幸福不幸福,跟你取得的成就、跟外界的反馈没什么关系,更多的在于你内心的体验跟感受。如果你一直依靠跟别人比较、依靠外界的反馈才能判断自己,你就会一直活在不安中,即便会有一些快乐,那这种快乐也是短暂的、飘在空中的。真正的幸福只有靠自己才能获得。
无论外部世界如何,把自己该做的做好,那就够了,其它的不重要,做不到“人定胜天”,但可以“随所住处恒安乐”。
新的一年,希望能做到“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