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6 爸爸的死
今年我早早完成必须动作——给爸爸、舅舅烧纸。
来回30分钟就完成了。之前跟妈妈一起做这些事的时候,总觉得是一个特别大的、麻烦的事。她总是要出去好几趟,准备好久。
自己去做的时候,发现这事不麻烦。挺简单的,就完成了。
爸爸死去已经四年了。我已经可以做到娴熟的挑选烧纸、酒、糕点,娴熟的点燃它们,娴熟的用木棍或者铁棍让空气和香和纸充分接触,让香和纸同步燃烧完全。
看到火盆里燃烧的香和纸钱,我自己在做这件事时,也终于可以不用顾忌羞怯,全然忘我的对死去的亲人们说说寄语。
如果说奶奶的死亡,我因为缺席了吊谒而唯觉生命维艰、死亡可怖。
那么,爸爸的死,叔叔的死,则让我更勇敢和坚强了。
我不再觉得死亡是遥远不会来临,亦不觉得死亡是不可面对,
反之,我了解了面对丧失时自己在不同时刻的状态、学会了在漫长的时光中去凭吊、学会了面对离去时如何祭奠,体验了如何殡葬一段关系、一个人、一份感情。
其实,爸爸刚去世时,我觉得自己置身于黑夜笼罩的大海之中,自己在黑黢黢的海上,周身只剩一叶扁舟,无目的的独自漂流。再也没有灯塔,更没有目的地和同伴。更没有依靠。那是一种深深的被遗弃感。那种丧失的感觉一直伴随我有大概一年多的时间,那是失去傍身和安全感,是生活解体、停滞,自体破碎的过程。
转眼,爸爸的离开马上要到4周年了。叔叔也是。
在这4年里,我殡葬了他们,亲眼把他们送进了燃烧的火炉中,看着工人把他们化成骨+灰。
我给他们找到了安放骨灰的位置。
又连续两年去那个坟地找到他们的骨灰。
我经历了两次,摸他们冰冷的、毫无温度的身体。
我给他们点燃死后的第一缕纸钱……
这些,让我不再害怕死亡,让我很有信心活下去。因为我知道了,我已经把我能想到最恐怖、最不能接受之事,经历了两遍。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我更加有信心在以后面对这样的事情,也可以陪着我的爱人、朋友去经历……
也许就是这样,所以COCO在2022.05就这样离开了我。coco在我心里,从未离开。COCO刚开始会偶尔回来,在我的办公室门口,在我的耳朵里,在我的手边。但是,这一切没那么可怕。只是有些伤感和想念,有些子放不下。
今天对叔叔爸爸奶奶说的话是,你们好好的走吧。对COCO却说的是,你过得好吗?我想你。就是,时间还短,还有些放不下。而且因为没见过COCO 的身体,没见过他的墓碑,所以放手、接受,总是有些难。
那些告别的过程,过程,过程,原来如此的重要。一个好的告别,会是好的一页。
这几年过去了,我的自体感重新整合。进入到新的一种“完全”。就像齐秦唱的《夜夜夜夜》,拼凑成一个完全不属于真正的我,但那也是、就是——新的我。
这个新的我,知道了,我已经33岁了,除了我自己以外,没有人能够“抛弃”我。因为,我已只属于自己。
这个新的我,也会被唤起一些创伤,但是她会用一些时间知道:哪一些是别人带来的?哪一些是自己的?然后,安抚自己,突破自己原来的行为框架。
这个新的我,可能还会再次回到那个黑黢黢的海上,可能有一天还会只剩一叶扁舟。但是她知道,如何与那种丧失感、被抛弃感作为基底的抑郁相处,知道规律就是“变化”,知道太阳早晚会再次出来,随着时间和能量的流动,进行——自渡。也终有一日会渡过~
那些想让自己的生活有意义的人,其实无非是觉得自己现在这样活着没有太多意义罢了。
其实,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喘气。
因为如果死了,生死的区别就是活着的时候,人是活着的。
而死了,你不再以生命的形态存在。而是以其他能量的形态存在。
活着,就是活着本身的意义。
在如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认知神经科学 科研论文写作经验】不定期更新…… (1人喜欢)
- 读书予我 写在世界读书日
- 20250415 在路灯下找钥匙 可是钥匙不是在这里丢的! (1人喜欢)
- 梦境是我的朋友
- 20250303 自己过的第二个周末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