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片两则
中国瓷器
在我们小的时候,外祖母家的走廊上——你明白的——总会摆着一只瓷质的中国花瓶。我们一定会表现得很不安分,在走廊上跑来跑去、手舞足蹈,这时外祖母说,不要碰翻了花瓶!几乎同时我们就听到了一个清脆的声音。
诗人搜集那些碎片,一点一点、全不遗漏。按照合适的形状,他试图用黏合剂将它们拼起来。修补好了。但他仍然沮丧,谁都知道花瓶不再是先前的那一只了。
但更高处的那一位,并不那么认为。于是在一个更加真实的故事里,这瓷器的形象被定格了——带着它忧愁而骄傲的裂纹,如今那已被固定在修补作品的表面。据我所知,那裂纹便是在我们诗歌里出现的分行。
阻力
有一次我们坐在公园的凉亭里,一个小女孩从我们面前走过,从敞开的过道上穿过。她有一种凝固时间的能力,因为她急匆匆地走来,又急匆匆地走去,但在恰好经过我们脸部所对的位置的时候她喊了一个字。在愕然之中,我们没有把握住从时间之中抽身而去的机会。机会当然稍纵即逝,而我们继续保持面部的平静,仿佛小石子已经沉入水底。事情剩下来的部分是,我们意识到那个小女孩在喊同伴的名字。因为后来她又喊了一次,那时,她已经离开凉亭几步之远。她的声音里每一个字后面都拖拽着一股阻力。
写于2011年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