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猫日记02:寻找我们的小猫咪
接上篇:养猫日记01:计划一个舒适的家
1、购买,还是领养?
虽然我俩在养猫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落到实践上的经验却少得可怜。
在讨论了不知多少轮之后,我妥协了,决定首选家属喜欢的蓝白英短:温顺、安静、不太黏人,像一只假猫,除了掉毛严重,可能不会给新手带来太多麻烦——当然,这只是一个笼统的看法,毕竟每只猫的性格差异很大。
在组里学习了猫舍和后院的区别后(参考这篇:如何寻找正规猫舍?含猫遗传病简单科普),我们也关注了几个符合以下要求的猫舍:
- 只有绝育后的小猫(避免被无良后院拉去配种)
- 不能上门看猫(以免带去病毒,或者造成应激)
- 有WCF/CFA注册记录(这个门槛不高,但也能筛选掉很多无良商家)
- 只有极少数几个品种(一个猫舍如果同时有金吉拉、挪威森林猫、英短、美短、曼基康,那来路肯定是从无良后院进货,不是自己培育的幼猫)
- 有基因检查报告和家谱(确保N代以内都没有遗传病)
- 不售卖折耳、矮脚串串等不健康基因的猫咪。
具体猫舍不做推荐,符合上述要求的猫舍,出售绝育后蓝白英短的价格大概是4000~8000元/只。
很巧,在七月的某一天,我在豆瓣猫组闲逛时,看到有人通过广州“爱笑天使动物关爱中心”领养了两只可爱的橘猫。于是我关注了他们的公众号,发现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领养机构。但我对于领养还是有点心理障碍——我要怎样才能选到喜欢的猫咪呢?万一选中的猫咪不喜欢我们怎么办?
另一位猫奴朋友说不用担心,多去几次多接触,一定会遇到有眼缘的那一只。我也如她所言,去了五次,才终于领养到我们的猫咪。
第一次探访时(要在公众号提前预约),我们发现这里是一个玻璃房场地,现场大概有三十只猫。乍一看好像猫咖,进去才发现区别很大:
- 基本免费(需要购买1元鞋套),进门要用酒精搓搓手消毒;
- 没播放“舒缓”的音乐,其实猫听力比人灵敏太多了,会觉得吵;
- 不能强行抱猫摸猫。不过,只要你坐在地垫上,很快就会有好奇又亲人的小猫咪过来坐大腿和贴贴;
- 有好几个大号猫树、高高的架子、跑步机,也有隐蔽的猫窝和纸箱,社恐猫咪也能安心一点;
- 角落里放了一套沙发茶几模拟家里的环境,猫咪领养到家后适应得更快。
同时,这里卫生环境很不错,没有浓重的猫屎和猫尿味儿,这都要感谢于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辛勤劳动。
我和家属左看看又看看,很快喜欢上了一只漂亮的奶牛男喵:成熟稳重,体格健美,性格温柔大方,放在人类社会大概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懂事成绩又好的那种。家属也喜欢一只小圆脸狸花女喵,因为逗她时,她会轻咬一口表示亲昵,感觉社会化不错。

这次领养中心的探访对我们最大的改观是,很多田园猫的性格远好于英短、暹罗等品种猫。但这可能是因为领养中心救助的品种猫经历过遗弃,丧失了对人类的信任,需要更长的时间重塑关系。有几只英短、布偶曾经是被遗弃在出租屋的孕猫,万幸的是依然有人坚持前来和猫咪们相处、熟悉,最终取得了他们的信任,领回家的高冷猫也成了粘人宝。
我俩还是暂时放下了对蓝白胖子的执念,第二个周末继续去找奶牛猫玩,谁知他已被人抢先一步领养,我们郁闷了好几天……
第三次去,是领养中心在荔湾领展广场办了快闪活动,我和朋友聚餐前特意过去看了看。第一次见过的小圆脸也在,可惜她睡得太香,没有互动。

紧接着,10月底因为客观原因,领养中心关闭了一个多月,再开放时已是12月。我们立刻预约了周六第四次前往,遇到另一只瘦瘦的绿眼睛狸花女喵主动蹭人舔手,亲切可爱。而小圆脸竟躲在高高的柜子上,一脸的疏远。
于是我们便在小程序上申请了领养绿眼睛,也按要求发了封窗视频给客服。没想到一周后,绿眼睛的领养信息忽然下线了。我们立刻预约,又打车第五次冲过去领养中心,才得知三天前再次有人抢先一步,先行确认了领养绿眼睛。
第二次被人截胡,我们很不开心。但由于我们说了也曾考虑过小圆脸,志愿者讲了她的故事,我们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
2、“小圆脸”的故事
2021年2月1日,一只瘦弱的狸花猫妈妈在马路边生下了四只小猫,然后一家五口立刻就被领养中心带走救助。猫妈被起名“饭煲”,几只小猫则分别是“煲仔饭”“叉烧饭”“油鸡饭”“糯米饭”,大家笑称他们是广东靓饭团。
小圆脸正是其中的“煲仔饭”,由于她从小在志愿者家里和人来人往的领养中心长大,未曾经历过流浪猫被抛弃、欺负的遭遇,所以很爱撒娇,又非常活泼,大家都很喜欢。

但不知什么时候,领养中心的一只恶霸橘猫盯上了煲仔饭:他先是带着其他猫,在她上厕所时围攻她,让她没法用猫砂盆;然后,在她实在憋不住拉尿在外面时,更多的猫参与了殴打和霸凌。
从此煲仔饭的社会地位直线掉到领养中心最后一名:猫见猫打,白天夜里都躲在高处和纸箱,不敢上厕所,饿了才会冲下来抢几口猫粮和鸡胸肉,在被哈气和摔巴掌后,飞机耳呜呜叫求饶。
我们俩听完很震惊:这和校园暴力简直如出一辙啊!试想一下,在你小学的班里,是不是也有些不讲理的恶霸,热衷于欺负弱小的同学?各种行为可能正包括堵着门不让人上厕所,然后嘲笑同学拉裤子里不讲卫生,最终拉着所有人一起孤立弱者。在震惊的同时,我们也非常难过:在人类看来非常和谐有爱的领养中心,在猫的视角竟有这么多冲突——这不是领养中心的问题,他们已经尽己所能,救助、容纳、送养了尽量多的猫咪,也为他们提供了食物、绝育、医疗,在环境改造和社会化方面下了相当的功夫。
然而猫的社会中总有弱者,例如煲仔饭,她不像其他被救助的流浪猫,懂得如何面对极其有限的资源,拉帮结伙再大打出手。

志愿者呼唤了好久,才终于把煲仔饭抱了出来,煲仔饭轻轻地叫了一声,怯怯的,甜甜的。
然后志愿者又说,她算是煲仔饭的干妈了,所以实际上,她比其他工作人员更希望她找到新家,恢复自信和社牛的状态。但依然她没忘记多次提醒我们,必须先考虑清楚才能决定领养。毕竟一旦领养,就要陪伴猫的一生。
在回家的路上,我有点想哭:恰好,我俩刚刚买完了最基本的猫粮、罐头、猫砂、猫砂盆、玩具;而也恰好,煲仔饭正急需一个远离冲突的新家。再回想半年前,她就是我们第一次探访时也偶遇过的小猫,当时的印象很好,而且她原本的性格也不错。那还有什么理由不选择她呢?
第二天我们回复了最终的决定。过了两天,煲仔饭的领养信息也下线了。但这次不是因为其他人抢占了先机。
我们和审核组的负责人立刻约好四天后接她回家,谁知家属和我先后阳了,只能推迟。一周后我们终于康复,然而不巧煲仔饭又染上了耳螨。我们抓紧她在领养中心涂药观察的几天功夫,拖着阳康后还有点虚的身子,装完了所有猫爬架、猫楼梯、猫抓板。就连猫草都很配合地长出了绿绿的嫩芽。
终于,在22年的最后一周,煲仔饭来到了我们准备已久的小家。
持续更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