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黑屋”
我们家主卧的卫生间,关灯的时候都被称作“小黑屋”。
当悠悠明着不守规矩,怎么说也不听怎么哄也没用依然无理瞎闹的时候,就会被关进小黑屋,以自我反省了解家庭底线。传闻小黑屋里有大妖怪,专门吃不守规矩的小孩。因此哪怕悠悠再执拗,在小黑屋面前也会马上认怂。
后来衍生出了“小白屋”和“小亮屋”的概念,前者是开了一盏灯的小黑屋,后者是开满灯(包含浴霸)的小黑屋。悠悠说:“小白屋可能会变成小黑屋我不敢进去,但是小亮屋很安全,我喜欢小亮屋。”
Anyway这就是他的黑屋宇宙,也是现阶段我们得以立规矩制衡他的利器。毕竟小黑屋是家庭规矩守护者。“不守规矩的小孩要关进小黑屋”是必须严格执行的规定,爸爸妈妈很爱他很支持他,但爸爸妈妈也是活在规则之下的无奈之人。以此把亲子矛盾转移至一家三口和小黑屋大妖怪之间的矛盾,再用这个体系去培养他的规矩意识。简而言之就是洗脑且甩锅。
话锋一转,说到今年春节。
大疫三年,好多人今年是第一次回老家过年。于是前几年大家都互通有无聊着无法返乡只能留京的苦楚,而今年大家开始聊着何时走亲访友。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小伙伴们挨个问我今年啥时候回福建,我只好说不回了,北京就是我的家。
这类话说多了,有时候更是懒得和他人解释什么叫“痛苦的原生家庭是你回不去的家”。终于在反反复复几轮问答回合后,缓缓道出:“你就当我无父无母吧。”
通常对方会为之一振,便不再过问。
挺好,安静了。
而对于真心心疼我的朋友,我那天确实认真解释了一番。
“其实你说父母对我重要吗?当然重要。我不想刻意否认他们对于我的意义,要知道过去的每一分钟,都构成了现在的我。打个比方,如果我的心是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那么他们的分量至少占据两个房间的位置。”
顿了顿。
“只是我不想去打开房门了,因为 里面有妖怪。”
悠悠视角,大致如此。
心安处是家。人生这么短,不给自己找不快乐了。
昨晚回家路上,心情复杂,突然响起一首《on my way》。
真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