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啦,工作后的一点感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么一种感觉。
越长大越是承认自己的平庸,越长大越是觉得自己活得无趣。
小时候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就是龙傲天:因为自己成长中的一点点变化都会被人们看到并且夸赞,自己能体会到世界细微的变化并把它描述出来,觉得周围人庸俗,会抄诗词、歌词,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关在小房间发癫、幻想,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
但是长大后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同,觉得自己的人生被挫败填满。觉得周围人们看我的眼神和小时候不一样。
————————————————————————————————
工作后觉得顿悟了。更确切地说,是和自己和解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小时候的世界就那么大,能体味到细微的变化。为了证明自己和世界不一样、和别人不一样,为了突出自己的个性,会去努力整活儿,当然这些衣食无忧的基础上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会让自己误认为自己有文学天赋、和别人不一样(多少纯文的文科生是因为这个误解跳进了文科这个大坑,这个世界需要人文社科,但是不需要文科生)。但是越长大,世界的容量就越大,就越难以注意到生活中细小的点。
打个比方,生活就像一辆车,小时候轻装出行,车轮上出现了一个泥点子,我会觉得这个泥点子像一朵花,然后由这朵花联想到一片大花园,再感叹花的衰败。而长大后,生活的这辆车塞满了太多东西,我注意点就变成了东西掉没掉、上面需要增减点什么、这辆车哪个重要零件快坏了,有没有个泥点子,无伤大雅,顶多顶多就是每个月固定一两次,把车保养一下,管它多少泥点子,车轮车架统一擦一擦。
至于别人的眼光变了,不会去目光追随你,不会觉得你是中心,无非是小时候你可可爱爱,大家没话题,跟逗宠物一样找话题。长大后的你故作深沉,无趣又长大了,家庭中又有了更小的下一代,自然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记得五月天有句歌词“长大难道是人生必经的溃烂”(PS五月天的歌词也是我中二时期经常抄的,小时候喜欢香水、盛夏光年、倔强、夜访吸血鬼这些歌词特别“有范儿”的词,后来长大后更喜欢纯粹的快乐或者很温柔的歌,比如好好、温柔、恋爱ING、派对动物这些纯粹简单些都歌),长大嘛,接触到很多的人,接触到很多的信息,慢慢就知道世界的多元性、世界共存着完全不一样的个体们,大部分人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就好。有句话是说纽约和芝加哥的时区、有人三十岁才毕业有人25就当CEO了、这个25岁的CEO50岁死了、有人50岁当CEO但是活到90岁,原话忘记了,最后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确实是这样,认认真真过好自己的生活,人比人永远没有穷尽的一天,永远不如人也永远比人强。
所以不要着急,慢慢来。锻炼好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真的没错。然后做好自己的工作,慢慢深耕。然后趁着年轻多去探索自己更多的可能性、趁着年轻多拼一拼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热爱生活,重拾一两项不可替代的爱好。好好爱具体的人,永远保持爱人的热情和勇气。就是我余生想努力做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