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评判,不打断,不举个例反驳
之前一直吐槽一些爹味比较重的中老年人,他们说教味很重。 但是过年期间,和朋友的几次聚会聊天,发现自己竟然也犯了他们犯的错误。一不小心,自己正在变成自己所讨厌的那种人,可怕。 在跟人交流时,谨记以下原则,以自省。 1.不评判(Don't juge) 西方文化里,强调Don't juge,就是不要评判,在别人阐述一个观点的时候,不要一上来就评判这个观点的好坏,尤其是不是很熟悉的朋友。如果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可以直接说自己的观点是什么样的,这样才能顺着交流。而如果对方刚说完一个观点,你直接就否定,这样对方就会感觉很不舒服,即便你是对的。何况,很多时候,我们也没法确定自己是对的。 除非在工作环境,要得出明确的结论而展开的讨论,这时候需要明确观点,明确的表明立场,在其他场合,尽量做到不评判。尤其是面对文化和认知差异巨大的人,这时候你评判,反而是让双方都不舒服。而且谁也说服不了谁。 2.不打断 一般来说,拥有话语权的人会说的比较多,但这也要给没有话语权和表达能力比较弱或者没什么观点的人表达机会,而不是人家没说半句就去打断。为了避免陷入无聊的交流,你可以在对方停顿的时候,去转移话题,或把话题引入到更深的层面。不然,这样,对方也会觉得是被冒犯。 3.不举个例反驳 对方在阐述一件事的时候,说大部分情况下怎么怎么样,人家已经在说,这是一个大概率情况下的结论,而这时候你跳出来,说,不对,个别的是怎么怎么样的,你用个例极端情况去否定人家说的大概率情况,显然没什么说服力。除了表现得你是想突出你比别人懂得多之外,这样的阐述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你真想说个例,那么你首先得赞同对方前面说的,然后顺着人家说,个例的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