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水彩小画451-460 古风人物篇
去年因为时间关系就报了一门心心念念的古风人物课。
老师的课,老规矩: 虐,不在话下。
人物结合花卉,今年年头有单独的古风花卉课做为先导。人物方面比起每年的色彩光影课,古风上更趋近于单色的素描表达,旨在把人物画平,所以难度反而有所减弱。据老师说,这个更容易比光影画好,看大家的作业也确实是完成度更高一些。
开课从小女孩入手,第一课课时8小时以上 ,详细介绍了本次课程的基本流程和画法。学完这课后,好多同学大胆的进行了创作,效果都非常好。

第一次接触一课8小时(分上下两集)的视频,这个时长是一种新的挑战。先看一遍课,肯定是记不住全部的,边看边画会面临后期改动的问题。最佳是先跟直播课,记录下整体流程以及大方向。等自己画的时候,分批看视频细节。
第一课画幅较小,头发被花朵覆盖,需要勾长线的部分不多,对新手比较友好。面部用单色素描去画,除去冷暖对比,弱化结构,强调五官。 花适当的做些发光效果,用水把白颜料的边缘抹开,晕染出微弱的光感。然鹅实操的时候,晕染不受控制,并会把之前对花朵的刻画都抹掉,属于考验心理素质的一环。 笔触和用色的细腻会直接反应在画面上。
大胆交作业,提升全靠点评。
画面效果比较粗旷,问题出在勾线的粗细以及用色上。 (此时的我尚未感受到粗旷感

第二课是每次课程必备的老朋友了。课程模特按照女男女男取得平衡。
本次课程模特的表情神态都有故事感,造型没有全正面,也体现了一定难度。
那我呢,头颅画高了,肩膀堪比隔壁流行的双开门了😂。
为了让花朵一次性显色,我用了吴竹的颜彩,体会到了颜彩和水彩的不同点。
颜彩具有一定覆盖性,不透明,但覆盖力没有不透明水彩那么强,介于其中。
涂抹后,会比较光滑,再覆盖就难了,且灯光下会有反光。
抵不过老师的火眼金睛,闻出了一股浮世绘的味道🙈。

第三课画美女!
这课虐头发,穿插的发丝。长线条我的手抖成筛子,上色不均匀导致头发层次显得混乱。
画面的细腻感靠线条的均匀,用色的和谐来体现。
头发并不需要太明显的亮和暗,勾线均匀加之平涂就能够表达了。
远看花朵有股子虾子烧麦的感觉!哈哈哈

第四课
朋友推荐过蓝雪花,好养活。没想到放在画面里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遇上了密密麻麻的蓝雪花,我忍不住,选择改头了。
改一个喜欢的明星,就能获得无限的耐心。
这课用了不同的冷色色调,画的时候有新鲜感,自己创作的时候可以多尝试不同的配色。但要注意协调面部还有花朵的颜色。
蓝雪花虽美,但过程刷了4层不止,很是痛苦。另外肤色的用色过于单一:眉,眼角,鼻,嘴都需要结合素描关系用到不同的红去表达,不能单一的用一种颜色去点。
最终效果有点像中秋月饼礼盒🐶(咸蛋黄画的太明显了


第五课 很喜欢这个冷色调的小姐姐,上了张4K纸,背景色是逢人就安利的MG橄榄绿!一根管子打遍天下的感觉。
修正了一些前期暴露的问题,但在通往细腻的征途上,主色调还需要再统一。
植物需要融合背景橄榄绿的暖色调,调色时加入些橙色。

第六课 紫色调的胡歌
原图非常模糊,半张脸在暗处。看起来非常有感觉,画起来笼罩在阴影内的半张脸全靠想象。
非光影表达时不需要强化对比感,就显得很难了!!!
老师说手部的感觉非常好,那快是我用水彩手法画的,并且没有过多的去刻画。也就是没有陷入表达结构的牛角尖。线上教学无法看到原画,镜头里看到的颜色会被设备影响而变色,画到现在才知道原来刷两层才是恰恰好的!
这节课的点评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对于肤色表达的程度有了明确的概念。

第七课 仙女姐姐
上节课的手,给了我很强烈的刺激。这节课开始果断改之!
擀面条擀了很久,一周多。分清了头发层次和走向后,开始上色!
红衣服很衬雪白的肤色,总之就是满意!

第八课 小白 我把他画胖了!QAQ
当时还没看开端。看了肯定会倾注感情进去的!!!
第九课

第九课 快要接近尾声了,开面也越来越大
冷色调的美女姐姐真的太好看了!总之就是美!
肤色的黄色调与淡紫色产生化学反应,哦不,发光反应!夸,就完事!
背景是申内的群青,我似乎get到申内的颜料了,第七课的红,第九课的蓝。
显色非常的好!

第十课 收官课!!!完结先撒花🌺🌺🌺
开面太大,画人像还没竖着画过。就弯腰苟着前后画了1个月。
对比第一课,我确实是get到了细腻这两个字。
从笔触,到色调。从意识上,到笔下。
另外感受到了古风的魅力,花草的生命力。去年买了几本书,希望今年能静下心来研读,体验更多国风的美。尝试多一些创作!
(等点评完了,再回来更新一小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