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商业大IP电影价值输出的女性视角思考——以流浪地球2为例
一、画面和特效
从震撼程度和画面完成度来看,是很不错的水准,可达4.5星。(但没有3D version有点遗憾)
二、剧情
太空电梯、数字生命确实是本片的亮点,整体逻辑架构也较为完整,但图恒宇这个角色的设定实在有些拉跨(and这个名字属实难听,不知道背后有什么寓意)。从过失驾驶间接杀害妻子和女儿且没有受到任何的法律制裁开始,到转为完全的“女儿脑”但未对妻子表示任何的悔恨和留恋,再基于一己私欲置全地球人类的生命安危而不顾导致逃离月球计划的分崩离析(无论客观上是Moss还是图恒宇导致的,主观上图恒宇都有为了女儿放弃全世界的意图,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尔后依旧是基于对女儿的执念从而出山拯救世界,虽然最终亡羊补牢了但是也白白损失了成千上万的生命,最离谱的是全片并没有明显看到图恒宇有任何对于自己所作所为的悔恨之情,甚至是思想斗争和心理转变,以至于人物形象相当扁平。(但考虑到商业大片的性质,追究这个难免有些吹毛求疵)因此赋予剧情分4星。
三、台词
(1)女外交官的台词实在不OK。上台发言像是播音主持,完全没有外交官的气场,甚至机械到日常对话也有硬邦邦的播音感。
(2)李雪健老师讲话太虚弱,在跟总控制师对峙的时候也是有气无力,不知道是否有意为之。
(3)吴京的小鸡嗓还是一如既往地有反差。
(4)华仔的普通话偶尔会出戏。
3星,不能再多了。
四:价值观构建
本片的价值输出对我来说是槽点最大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单薄化、粗糙化,较第一部的生硬感有过之而无不及。
(1)人类命运共同体:仅仅通过李雪健老师简短的发言+一张远古的照片就可以完全说服各大国,态度来一个180°大转弯,简单粗暴到就差把“人类命运共同体”七个字直接读出来了。
(2)和平思想:李雪健老师一句“核武器最终害的还是人类自己”就把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传达出去了。同样,着墨太少,这里明明可以更深度地展现中国式的哲学思想,但并没有,只是强制植入了中国的和平旗号,很难让观众共情。
(3)大国自信:依旧是李雪健老师,颤颤巍巍地重复着“我相信我们的人”并命令总指挥官强行启动发动机而不顾其巨大的安全隐患,甚至还感动了旁边的年轻小哥,说实话我很难感到振奋而是有些荒谬。为什么相信,没有任何的解释,只因为他真的很“相信”、非常“相信”,所以就有直接下令的勇气。太粗糙了,大国自信、中国力量也不是这么用的啊...
(4)集体主义的诠释:这个是最离谱的。面对有去无回的任务,中国队长的一句感染性的口号,强行让全球各国人民都变成了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拥护者,所有国家50岁以上的军人全部舍身取义慷慨赴死,没有展示任何个体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强烈的心理斗争(而这才应该是正常人的反应),所有人物形象都在“中国语境”的渲染下变得纸片化、单薄化,都成为了祖国的“战狼”。
综上所述,本片知道观众想看为了集体放弃自我利益、为了团结协作放弃斗争的合家欢场面,所以就直接怼到你脸上,观众不需要要进行任何深度的思考。在价值输出这一部分本片相当生硬,而且流于表面,2.5星到3星。
综合考虑以上四个角度,个人给出最终评分:3.5星。
题外话:
基于《流浪地球》价值输出的思考,我突然意识到了近年来国产大片的一些特质。
当前大陆电影对于女性视角的呈现严重缺乏,女性角色边缘化现象显著。从《红海行动》《长津湖》《流浪地球》,到《哪吒》《捉妖记》《唐人街探案》,商业大片均是一个又一个的大男主,仅有的《美人鱼》中女性还必须得以美人的形象出现才能有机会跟男主的戏份平分秋色,但最终也要被男主拯救才算圆满。更多的情况是女主都没有,所有的女演员都是配角。反观海外,欧美有《塔尔》《瞬息全宇宙》《花木兰》《隐藏人物》大女主坐镇,日韩有《分手的决心》《七五计划》收获广泛好评,甚至连台湾也有《相爱相亲》《谁先爱上他的》这样细腻的女性视角刻画,我们不禁发问,大陆电影的女性视角都去哪了?
一方面,中国男演员比女演员的知名度高(当然放眼全球也基本符合这个情况),大导演可能考虑到商业价值势必会基于男性角度展开剧情;但另一方面,大男主披着集体主义和爱国爱党的外衣,本质是男权思维的体现。
前一阵子,共青团中央因发布四张仅展示男性场景的照片而被女性网友口诛笔伐,本人当时还批判网友矫枉过正。但换个角度想想,集体主义往往与宏大场景挂钩,而宏大场景往往更利于文化传播,但如果假借“集体主义”这种正当合理的方式去忽视女性视角且并不违背社会道德标准,集体主义实质上则成了商业化背景中男权思维的羊皮。拍长津湖,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为女性是配角,因为女性可以不用出现在像战场这样宏大的历史场景,女性因此甘愿做配角而不自知,本质是用温水煮了青蛙罢了;《流浪地球2》的“象征性”女主华丽登场就先要被大男主狠狠意淫一番,最终还要落得个不治之症的下场,实现了完美的“高开低走”。女性在大陆艺术作品中不断“被选择归宿”“被边缘化”的倾向引导着大部分观众甚至是大部分女性的价值取向,所以海清可以凭借《红海行动》拿到最佳女配角,可曹贵英的宿命,却只能“隐入尘烟”了。
从电影入手,大部分观众已经默认了这种差异,而女影迷若依旧全盘接受资本引到面前的文化作品,那么真正的女性自救与解放,也将道阻且长。
© 本文版权归 Series Kill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