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圣诞蛋糕的一年
年前的有一天晚上,躺在被子里读《始于极限》——这本书拖到2023才看多少有点罪孽感——在「团结」篇里,上野千鹤子说起她们那个年代,24岁的女生会被称作「圣诞蛋糕」,一旦跨过25,就只能打折出售了。
虽然从来都没有吃过圣诞蛋糕,但多少能明白她的说法。对,只是明白,而非理解。
24岁的我,好像依然是尚未长大的、面目模糊的形状,是漫长的上架准备期。
不会用微波炉、处理接触不良的电热毯,不知道怎么买保险、怎么退税,过年要不要给爸妈包红包……我有预感,这种状态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别的。这一年对我来说最大的改变可能是多了很多不得不直面内心的时刻。
但很遗憾,我还没有掌握这项技能——也有可能,这是我在直面之后,发现只有空洞和混沌后的一种自我保护的说辞。
难免又想起年初收到的前任长长的留言:……也许还会有人像我一样,被你看起来的灵动有趣迷惑,但没有人会真正喜欢一个虚假的、灵魂满是空洞什么也留不住的人。
后来很多次,我都觉得这句话像一个诅咒,或者说预言。而我很害怕这幅样子被看穿,所以反而更用力的去学习矫饰的技巧。
就像现在这样,写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具有迷惑性的话,却不愿意坦然那次「被看穿」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记得小的时候,我经常做梦梦见自己只穿着保暖内衣出现在教室里。没有人发现异常,但我却感到无比的羞耻和恐慌,直到将自己惊醒。
这种强烈的自我保护里,更多的究竟是自怜还是自厌?
从前在写稿,甚至写日记的时候,我有一个近乎强迫的习惯,就是不能用到「我」这个字眼,会想方设法用「自己」来替代,或是加上前后缀,将「我」隐入更大的概念里以获得安全感。
今年终于不得不写「我」了,这个习惯变成了在每一句话里添上无数个「可能」「也许」「大概」……下意识地给自己留有余地,因为自己对自己的表达也并不坚信,且不想负责。
这样的人,如果必须在25岁上架的话,一定会有人痛骂无良商家的吧。
但也不是全无优点啦。
我在公司有一个秘密基地。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公司卫生间的最后一格。它的空间比其它任何一间都大,大多数时候气味也很好闻——直到现在还能想起来公司的第一天,看到它时的心情:啊,为了这个厕所,无论如何也要留下来吧。
总之我在那里面度过了很多时间,摸鱼的时间、透气的时间、躲避社交的时间……以及难过的时间。一开始,意识到情绪快要失控的时候,我就会立马躲进去,一边在微信对话框里疯狂敲字,一边努力吸鼻子,等待时间过去。
后来似乎有变好一点,只需要用酒精纸在马桶圈上来回擦几个圈,就能平静下来。
哪怕不能称作变强大,起码也算更耐磨了吧。
「等待」也是我最近学会的一件事。
(待续……年前在办公桌上写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写完)
-
红三剁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3 16: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