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八一章全释(十四)》陈再明23.1.25
《老子《道德经》八一章全释(十四)》陈再明23.1.25
第40章 道 动
本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语译:道的运行,本是反复循环的,无所谓正反的区别。等到有正反相对时,道已由静而动。可是,道的运用,全以柔弱谦下为主。宇宙万物也都是由这个道而生息无已。
释义: .老子的学说,原是建于″反″的原则上,有"反"故而道动。万物都是齐一的,时而虚空,时而充实,并无不变的形体,而岁月却是一去无回,时间也终究无法停止。大道的趋向,和宇宙变化的原理,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移动。
第41章 道 性
本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 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输,质德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语译: 上士,闻道就努力不懈的去实行,绝不间断。中士,由于识見不足,所以觉得若有若无。下士,识見浅薄,根本不晓得道为何物,只能大笑了之。明道反像暗昧,进道反像后退,平道反像不平。同样地,上德反像低下的川谷;广大的德性反似不足的样子;刚健之德反像怠惰的样子,其理莫不本源于此。
释义:伟大的成就大都晚成。"知其白,守其辱″,真正清白的人,不自以为清白,反而觉得自己好像有污点似的;真有盛德的人,也不自以为德高,反倒觉得自己的德性欠缺了什么似的。
第42章 強 梁
本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惟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局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当以为教父。
语译: 道是万物化生的总原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二气相交而生第三者。如此生生不息,便繁衍了万物,因此万物禀赋阴阳二气的相交而生,这阴阳二气互相激荡而生成新的和谐体,始终调养万物。
人所厌听的是孤、寡、不善,而侯王却以此自称,那是因为得道的侯王深明道体的缘故。人生在世,应体道而行,不可仗恃自己的力量向大自然称強。否则定得不到善终。
释义: “強梁者,不得其死。″这是本章的主旨。人生在世,应体道而行,不可仗恃自己的力量向大自然称強。并以此作为″戒刚強″的基本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