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二四)
《老子《道德终》八一章(二四)译释》陈再明23.2.7
第70章 不 畏
本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爰不自贵。故能去彼取此。
语译: 人民一旦不害怕统治者的威势,则更大的祸乱就会随之而来。因此,执政权的人,不要逼迫人民的生存,使他们得不到安居;不要压榨人民的财货,使他们无法安身。能不如此,人民才不会厌恶你,才不会带来莫大的祸乱。 释义: 虽自知己能,却不自我显扬;虽自爱己力,也不自显高贵,只是采取″无为″、″处下″的态度顺民。 笫71章 无 知 本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语译: 我的言论很容易明白,可是,天下人却不能明白。其实,我的言论以道体的自然无为为主旨,行事以道体的自然无为为根据。这有什么难知难行的呢? 释义:了解我的人愈少,取法我的人也就愈少,大道唯其如此不行。 第72章 不 病 本文: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语译:已知真理却自以为不知的人,是最高明的人;根本不认识真理,却自以为知道的人,是患了谬妄的病症。认为这是病的人,便得不着这种病。 释义:圣人所以不患此病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知道这种病是病的缘故。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