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没头没尾的2022小结
年中的时候看了《大奥第一章》,遗世独立的尼君小姐被强撸进大奥服侍将军,最后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心态妥协了,成为了后面的阿万夫人,始终不失初心地照顾着大奥里的众生。一个圣母的角色通常是不讨喜的,但我觉得阿万夫人不仅是圣母那么简单,阿万很善良,《少年天子》里的乌云珠也很善良,但为什么乌云珠还是在”往何处安身立命“的悲辛无尽中辞世了。阿万夫人善良的实质是去理解众生之苦,乌云珠则更像是把善良当做一种借口,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借口,轻飘飘的不用付出代价。
而我,年中的时候甚至去了一次南湾的宝华寺,for some very practical reasons,但最后站在神佛前许的心愿却是做一个抬头挺胸的人。
其实本质上又是关于“忍受”的。好像从高中时代,我们在作文里就已经开始提及“忍受”这个话题,从《活着》的那句“活着是关于忍受”,到王小波黄金时代里的缓慢受捶;到今年读过看过的这些书影音里面,那不勒斯四部曲里的莉拉、《命运》里的阿祖、美剧《Euphoria》里的问题青少年,无一例外都关于忍受。好像从很早就接受了忍受这件事,但到底要怎么活呢?肯定不是忍气吞声那么简单,反抗是一种艺术,而阿万夫人却提供了反抗以外的可能性。或者说反抗本身不需要是一种剑拔弩张的对抗,甚至理解本身都可以成为一种反抗——就像MLA的西西弗斯之歌里唱的那样:西西弗斯知道自己改变不了命运,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继续推石头;直到有一日,他发现他可以藐视自己的命运,甚至用享受这个过程来否定诸神的惩罚,于是,他感觉自己是快乐的。
这么说起来也是有一点阿Q精神,好像改变不了世界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里最后其实也有个类似的观点,就是你以为自己面对的是二选一的选项时,可以选择第三种可能性:可以选择快乐,选择去追求幸福。
2022年看的最后一部剧是《Euphoria》,很被里面的女性群像所触动(相比之下直男们的自私虚伪就显得丝毫不值得同情)。作为ESFJ很喜欢(或者说共情?)悉尼妹的角色Cassie,渴望爱,也始终在无私地给予,但最后她选择单身,”会让她学会倾听自己的声音,不再是意味给予爱的角色,而是学会更加爱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
许多观念都在逐渐改变,特别和前两年的状态相比,好像终于不再那么慌里慌张了。这一年最喜欢,或者说最合时宜的电影莫过于《瞬息全宇宙》了。包括生日许的愿望都是,Don’t get sucked into the bagel. Eat it instead. 它的出现真是即使地缓解了存在主义危机,甚至很直白地为”活着的意义“提供回答: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不同的答案,可以是主角们最正统的亲情爱情(love),也可以是男主厨对小浣熊的喜爱依恋(attraction),甚至可以是抖M龙套男对情欲的释放(desire)——都是平等的,都拥有成为”活着的意义“的诠释。绝大部分人的人生是找不到波澜壮阔的命题的,但我依然愿意为了特定的体验活下去。也让我想到了那个拼图的漫画,人人都是拼图,或许有些人有幸找到了完美的soul mate拼在一起,也会有人因为本身形状过于复杂而始终独身,与其去凑成一副,不如去寻找你的inner piece(多么美妙的双关)。
Practically speaking,生活的焦虑来源也不就那么几样。个人掌控之外的,比如身份,好友时常安慰,芝麻会有的,西瓜也会有的。单身焦虑随着年龄和inner piece的建造其实也不复存在了,尤其是在读了上野千鹤子关于独身终老的《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发现我们对衰老、对老死知之甚少;中产的独居养老如此美好,何必还要焦虑于”孤独终老“呢?
读研的时候无比厌恶冬令时,如今却舍不得冬天过去。反正湾区也没有严冬,反正下班之前也赶不上夕阳。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其他更实在的一些想法总结:
人际交往/亲密关系
- Stop judging people,哪怕有时候是不经意的吐槽,喜欢的韩裔YouTuber Jenn Im说,因为你在judge他人的时候也会把这套judgment系统投射到自己的身上。
- 2022年唯一一个rave在rolling的时候居然开始系统地反思起过去的亲密关系,好像自己始终都是被照顾的一方,这个身份显然也是一种桎梏。不管今后是一个人,还是和谁在一起,都要摆脱这个mindset,就像摆脱自己是受害者、然而无能委屈一样(see?男的才会无能狂怒,女的只会无能委屈)。
- 还有communications,虽然真诚永远是必杀技,但不得不承认绝大部分的有效沟通都是带着预先准备好的对策而来的,甚至偶尔还是对策先行,完全可以替代一通没有必要的情绪输出。
工作中的一些想法
- 成长的一部分就是把一些令人不舒服的事情正常化,并不是意味着这些事情本身难做,可能是因为it looks bad,或者吃力不讨好,但越是这样的事情,越需要用系统的方案来解决,也越容易成为区别于他人的extra efforts。
- (越来越少出现的)厘清一种作为自我保护机制出现的不快乐,只是为了表现出工作量够饱和、工作够有挑战性,有一点博取同情的意味在,更多是委屈。还是要多想有什么是沟通能解决的,制度上多少总有不合理的地方,对于改变不了的,不要忘记优先个人成长的初心。
- 真的特别喜欢声东击西的那期《这个不寻常的金三银四》,嘉宾正好也是科技公司HR行业从业者,做的也是organization development相关的工作,简直大呼太巧。她说她一开始要做招聘,其实也不喜欢招聘里面sales的成分在,但逐渐意识到,你如果不了解候选人,不了解招聘的痛点,何谈做战略做产品。而且更重要的是实践,是行动,“帮你理解这个东西的本质,让你自己做东西的时候有结果”——你知道自己能做好,这个带来的自信心和反馈是很重要的。学习的方法,今天能用来招聘明天也能用在别的地方;在没有实践的情况下,所有的喜欢和不喜欢都是假设性的。
具体的成就
- 保持读书和运动,继续努力
- 升职
- 养猫一周年
© 本文版权归 gigglypuff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