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CK SHOCK SHOCK



书店从2013年开始营业,它的经营理念:
① 不向数字化阅读“妥协”(别让算法决定你的书单)
② 独立书店一定能给热爱阅读的人带来惊喜
③ 独立书店对支持和培育新的“声音”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社会中容易被忽视或边缘化的声音)
④ 书店在社区公共空间中必不可少
「Literati」在2018年还“创造”出一本书——Notes From A Public Typewriter。

这本书是如何被创造的呢?书店一层有一个公共打字机,任何光顾书店的人都可以使用打字机留下他们想要分享的内容。

超过一千人用这台打字机留下他们的“作品”,店主在2018年从这些便签、故事、碎碎念中筛选并整理出版成书。这本书在2019年成为Michigan的畅销书,店主说:“这是我送给社区中所有支持「Literati」的人的一份礼物,也希望这些文字可以给更多的读者带去惊喜、灵感与鼓舞”。

记得我使用那台打字机时,看到旁边有一张便签——“Please be gentle with me, I am old”。
店员和我介绍,这台“树洞”打字机曾经属于店主的祖父,然后被传承下来,成为“镇店之宝”,也成为社区里每名访客都可以用来创作的媒介。
看着纸张上出现一个个黑色的字母,连成单词,组成句子,那种让人兴奋的感觉记忆犹新——这难道就是工业革命时代,人们开始接触“高科技”工具时的感受?骄傲又敬畏。似乎它解放了我的手,但它又只能给我非常有限的便利。
用打字机时,很担心会打错字。如果打错了,一般会用其他颜色的色带或者用x之类的符号覆盖掉。如果非常在意美观,只能撕掉这页纸重新打了。
这种效率低下的工具已经被更方便的电子产品替代,但我仍能清晰记得当手指敲下打字机的键盘时,那种介于书写和输入之间的奇妙触觉。


去年的圣诞季,Wawa买了一个乐高打字机。我们通过拼乐高,了解打字机的构造和相关的知识。把键盘一个个安装在连杆上时,我发现这些字母不是和现代键盘的顺序一样吗?这种QWERTY键盘是由打字机之父Christopher Lathan Sholes发明的,据说一开始键盘上的字母排列参考了钢琴琴键,由黑键和白键组成并按照ABCDEF的顺序分布在两行。

之后Sholes对键盘做了改良,因为当敲击的速度加快,打字机的连杆很容易互相撞击而影响工作。于是,在1873年,他和搭档把英文字母打乱并重新排序,基于常用字母组合的拆分,发明了QWERTY键盘,这个键盘也被沿用至今。


拼乐高打字机的时候,我在想,我们用现代键盘输入中文时,也是基于英文字母的排序,通过拼音输出汉字。那么是否有中文的打字机呢?

追溯到民国时期,林语堂先生曾经发明过中文打字机——明快打字机。通过一种“上下形检字法”,把一个个汉字拆分成上下两个部分,由此实现中文输入。在《林语堂文集》中,先生表达了他对华文打字机倾注的心血,可谓“倾家荡产”也要为之。然而,由于造价太高,中文打字机还是未能得到大规模的生产与普及。
演员Tom Hanks也是一个资深的打字机爱好者,他曾经说:“你在打字机上打出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当一个个单词在SHOOK SHOOK SHOOK的敲击声中跃然纸上, 一封感谢信与一部文学杰作也可以相提并论”。
这位粉丝还开发了「Hanx Writer」App,用手机就可以模拟体验打字机的使用感。

前段时间看了电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里面的一首悼亡诗让我印象深刻,于是尝试用「Hanx Writer」打了出来。

最后,介绍两位用打字机进行创作的艺术家——Luke Buser和Robert Doerfler。
Buser生活在美国Portland,他从1999年开始创作。在Buser的个人网站上可以浏览他用打字机创作的达达主义风格的“随性”之作。

Doerfler来自德国,他用打字机作画。创作过程非常有挑战性,Doerfler介绍:“每一次按下键盘后,都无法撤消。一旦按错了,只能直面它或重新开始。想象一下,我已经花了数日去创作一幅画,但可能会在眨眼间按错键而毁掉它。然而我还是乐在其中,创作似乎对我施加了诅咒,挺有趣的,不是吗?”。

SHOCK SHOCK SHOCK……“不好用”的工具还可以连接着人与文字、书店与社区、私人与公众,感谢它们没有从生活中完全消失掉。
References:
1. “键盘进化史”,知乎
2. "Did you know the first typewriter prototype was made with 11 piano keys?", Literary Hub
3. “林语堂先生倾家荡产研发中文打字机”,凤凰网
4. Typewriter Works, Luke Buser
5. "Meet Typewriter Artist Robert Doerfler",Stefanos Livos
6. "Tom Hanks' wholesome obsession with typewriters", FAR OUT
7. "Notes From a Public Typewriter", LBA
8. "Notes From A Public Typewriter", Literati Bookstore
9. "Literati Bookstore", Destination Ann Arbor
10. 《林语堂文集》(新华先锋2010版)
撰文&排版:Claire tree
合作/投稿:Clairetree17@gmail.com
公众号/豆瓣/小红书:5至7时
微博:FivetoSeven5至7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