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观察笔记
查看话题 >【沪郊游记】斜塔、石马、奉贤南桥的法国人祠堂:2023年春节沪郊访古
2023年春节,农历正月初六,长假的最后一天,给自己留出一个白天的空闲,开车去松江、青浦、奉贤转悠了一圈。
第一站是松江天马山。双休日、节假日前往的话,车可以停在旁边龙泉山南路两侧,合法且免费。下车后步行5分钟就可抵达天马山东门,门票10元。不想走路的话,也可以驱车到西门,门口就有一处非正规的停车场,缺点是大车较多,不一定有位置。如果你和我一样主要是对护珠塔感兴趣,建议从西门进,进门后直接上山,很快就能看到这座始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如今只剩下砖石塔身的斜塔了。






从天马山下来,路过旁边圆智寺,尚处于仅仅完成奠基的状态,目前设置了临时性的烧香点,因为是新年,哪怕条件差一点,撞钟祈福法会也是少不了的。

第二站,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具体位置在华夏公墓的南侧,车停路边即可。墓园入口有牌坊,很不巧,那天墓园大门紧锁,据说钥匙由当地村民保管,但由于当天甚是寒冷,周围农田里一个人都没有,只能作罢。

第三站,杨方来墓,位于青浦区朱家角镇新胜村的稻田内,具体位置高德地图上有标记,很精准。可以开车到墓边上,但需要穿过村庄,窄路多,所以我选择将车停在村口公交车站旁,然后步行。冬日的稻田已经收割完毕,旷野中的石马、石翁仲、石龟、石狗十分显眼。一对石马保存状况最为理想,石狗(应该是,不过也不是完全确定)也基本完整,石龟只剩底座,石翁仲其中有一座的头部已经不知去向。除此之外,路边还有一块大石,疑为此墓之物,但上面是否有文字已无法分辨。






第四站,庄行南桥塘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奉贤最西部,留存的历史风貌集中在东街、西街沿路以及南桥塘、褚泾港、朱家港两岸。一新街西侧有冷江雨巷停车场,车位很多。


庄行以羊肉闻名,中午就在东街上吃了碗羊肉面,听老板说当地政府正在陆续将东街、西街沿线房屋征收作统一开发,但就所见,东街、西街已经完成整修的路段,沿街建筑整齐有余,古韵全无,包括南桥塘沿岸,拍照还是挺适合的,但要说有什么特色,真的谈不上。相反,走街串巷,部分小巷、小河旁还有藏着一些老宅,尚有人居住其中,所以更有烟火气,漫步其中,还能寻到一些江南水乡的韵味。







第五站,南桥天主堂(卜罗德祠)
前年开上海法租界史学术会议,有一篇论文提到卜罗德及这处建筑,所以特地来看看。卜罗德是法国海军准将,法国首任驻华舰队司令,参与了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镇压,1862年在奉贤南桥一带阵亡。南桥天主堂(卜罗德祠)则为当地士绅、教民为纪念其而建造。1912年,浦南总铎区成立时,南桥天主堂曾为总铎区座堂。




南桥天主堂在奉贤新建中路的一处小区内,沿路有道路停车位。教堂坐北朝南,几个立面的建筑风格很有特色。主立面为典型的西式风格,侧立面,北立面,则是中式风格,尤其是北立面巨大的观音兜山墙,尽显这座教堂之中西合璧。天主堂西侧2层高红色外墙的神父楼,也颇有历史底蕴,1937年淞沪会战时,曾是国军第八集团军司令部所在。


整个一天,开了200多公里路,跑了沪郊三个区,五个点,收获还是挺丰富的。这或许也是历史专业的学习所带来的一个赏赐吧,当大家都挤在热门景点看人头的时候,我却能在这些冷门之地宁静的享受一段访古之旅,真的是很满足。
子烈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振苏社区,一片位于昆山的上海“飞地” (13人喜欢)
- 【沪郊游记】罗泾陈行,只把郊区做市区 (13人喜欢)
- 硝烟散去,重回历史现场:南京龙潭 (14人喜欢)
- 从喧嚣到寂静,栖霞山下的江南水泥厂 (32人喜欢)
- 邂逅历史,追忆青春:丹阳不只是眼镜城 (1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