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 Study:我身边的无脚鸟
两个不同个案,性别不一样,都人到中年,生活常年处在失控的边缘——家庭与婚姻周期性破产:不停地离婚,出轨,再结婚,再离婚,再出轨,周而往复。我在此处将他们称为”游牧者”。
男性”游牧者”我跟踪时间更加长,接触也比较深入,大概情况如下:成长在东南沿海某移民输出大省,早年来沪打拼(精神310, 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对我比较信任),一直做个体户,活力十足,脑子灵光(但是因为缺乏科班教育,把商业愿景概念化能力较弱),交际能力欲望强,在家呆不住,我目前视线范围内:力比多溢出主要体现在寻花问柳上,也曾经袒露心声,觉得自己心理需要辅导。
男性“游牧者”注意自身的言行修为,所以看着不算很大男子主义者,但阉割焦虑肯定不低:爹比妈大十岁,小时候家里天天吵,所以他的无力感肯定来源于早年家庭稳定的缺失,或者说直白点,对老爹的恐惧,这种”家庭=无力感”的信念驱使他只要家庭生活一有不顺心,他转身就跑,到哥们,红颜知己面前扮演卡里斯马男性角色。漂泊带来的刺激消解了在家坐不住的无根恐惧。
男性”游牧者”的母亲因为年龄优势,现在完成了对父亲的逆袭,看到曾经的强人老爸落在当年被霸凌的对象手里摆布,构成了男性”游牧者”的新噩梦,本来稍微有点settle down苗头这两年外面鬼混频率越来越高,因为他和他伴侣的年龄差异和他父母一样,多么不祥的心理暗示!男性“游牧者”对父母的态度非常纠结:据周围人反映,确实是有孝心的,不时表达出对于父母生活质量的关切,话里话外有一种作为家里老幺不能光宗耀祖的愧疚(I know what's in your mind), 但是在和父母打电话,聊天时候态度异乎寻常得粗鲁,与他大多数情况下的八面玲珑相反。我想“父母”总是激怒他,也不光是唤起了童年的恐惧和不安,更是在不断映射他自身夫妻家庭经营的失败,往大了说,看到“父母”吵了几十年还没吵完,他这时候不再怀疑家庭破裂就是他的宿命,所以,他的人生已经是一条死路了。这说明他还是在乎家庭的,太在乎了,在乎到无法承担的地步。另外,男性“游牧者”的兄弟姐妹多多少少都有类似的domestic problems. 这一家人当年的苦难肯定是很深刻的。
女性“游牧者”的情况好像不一样,我还需要和对方面谈,特别是她的母女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女性“游牧者”父母早年也是争吵不休,另外,她家的情况是母强父弱。所以暂时假定她是介乎Eros上扬和憎恶母亲的女儿两种类型之间。
最后,男性“游牧者”和女性“游牧者”是siblings-in-law,连接两人的是男性“游牧者”的伴侣暨女性“游牧者”的姊妹,这位女士的人格跟两人完全相反:极度恋家,亲密关系中把稳定,可靠视为最高价值。
© 本文版权归 Rafael Ca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Rafael Cao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萨德福音:向天主祈祷你能受更多的苦 (4人喜欢)
- 小孩被打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