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消耗 (转 耗子)
题跋:耗子是个写出很好东西的人,从字里行间的缠磨,能消解一些至少细腻的情愫,他不善于画面感的营造,却总在毒辣的角落里调出高对比度的颤动。最少,我总是靠看他的文章消磨不顺的时光。
过度消耗
一本日记,打算在一周年的时候送出去。这似乎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毕竟把一年的经历记录下来,重新翻看的时候就像再次经历一段故事一般。而所说的似乎,因为两个因素。第一是日记并没有每天都用心去书写,第二是在闹分手的时候承担起了挽回大局的角色。
于是,浪漫如同日记本一般,在束之高阁后渐渐布满了灰尘。浪漫再次陷入了庸俗。这种煞风景的事件在庸俗的人身上似乎总无法避免地发生。于是,想通了,庸俗的人考虑怎么快乐地庸俗下去,所谓的浪漫就让它惹尽尘埃。但一个无法避免的前提是,他们是庸俗的人。有一个人觉得这样庸俗地快乐着不好,于是便选择了浪漫地痛苦着。
这件事昭示着俗人把一件浪漫的事过度消耗掉。最后剩下的东西也就不言而喻。
事实上,并非否认存在浪漫的爱情。只不过这种浪漫是不是以在过度消耗某种东西作为代价而已。
两个人整日厮磨看来并无不可,也比那些在窗下苦读蓬头垢脸的光棍来得光鲜。只不过,将来可能会造成讽刺的对比是窗下的贫贱夫妻与衣着光鲜的钻石王老五。厮磨的两人,在过度消耗着对未来掌控的能力。
有人说,这是功利主义。我答,你是唯爱情主义。
关于浪漫一直有一个玩弄文字的解释,即浪漫便是慢慢地浪费着时间。而可以作为补充的一句是,浪漫也是在急速地消耗着成就的机会。
电影的剧情大致可以看出当今社会的口味。无论什么剧情,大多都要加入爱情的元素。爱情变成了一剂万能的鸡精,无论什么菜总之加入后便有人喜欢吃。近来一段时间,我在看电影的时候总祈祷着爱情的烂剧情千万不要出现,因为这样会让我想把电视给砸了。在看《岁月神偷》的时候穷二代和富二代的感情戏总让我想拍桌大喊:“来人,把编剧给我拖出去斩了。”所以,麦兜和蜡笔小新便成为了我清理肠胃的良药,也是最爱。
至于偶像剧,我则视之为茅房里的烂泥,又臭又烂,偶尔转台路过听到几句台词,着实让我一阵恶寒。
并非反对爱情,只不过是反对把庸俗的爱情变成伪浪漫。俗人终究是俗人。编剧想破脑袋也无法把爱情的浪漫呈现出来,因为浪漫的爱情是不可复制的。于是,取而代之的是过度消耗。
编剧过度消耗剧情,每个人都像进入发情期的动物,爱情跟吃饭一样频繁,当然,为了和谐,性交的剧情省略;而俗人则过度消耗青春。韩剧中频繁的邂逅只能解释为韩国的国土面积太小了,而在中国只能解释为两个人认识的朋友和自身的世界太小了,以致经常“撞车”,对此我代表所有光棍到蛋疼的寂寞哥表示“鸭梨”很大。
前面已说,从普遍的剧情大致可以看出社会的口味。社会需要浪漫的爱情,社会需要很多很多爱情来消耗他们乏味的生活。
编剧依旧在挠头想剧情,而我们的生活还得继续,所谓的剧情也并非别人给我们安排好的。我们的爱情,我原以为可以慢慢地走下去。只不过,如那本日记本一样,被提前消耗,不可循环使用。那些在一起的誓言,也只能一起被提前地消耗掉。
索要的不顾一切的爱情,可以给你。只不过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你要的是百米冲刺的速度,我可以跑出来,但也只能在体力耗尽的时候停下,尽管前面还有几十公里在等着我。
过度消耗,源于过度贪心。在贪心得到满足的快感下,我们忘记了,爱情和青春都是消耗品。
过度消耗
一本日记,打算在一周年的时候送出去。这似乎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毕竟把一年的经历记录下来,重新翻看的时候就像再次经历一段故事一般。而所说的似乎,因为两个因素。第一是日记并没有每天都用心去书写,第二是在闹分手的时候承担起了挽回大局的角色。
于是,浪漫如同日记本一般,在束之高阁后渐渐布满了灰尘。浪漫再次陷入了庸俗。这种煞风景的事件在庸俗的人身上似乎总无法避免地发生。于是,想通了,庸俗的人考虑怎么快乐地庸俗下去,所谓的浪漫就让它惹尽尘埃。但一个无法避免的前提是,他们是庸俗的人。有一个人觉得这样庸俗地快乐着不好,于是便选择了浪漫地痛苦着。
这件事昭示着俗人把一件浪漫的事过度消耗掉。最后剩下的东西也就不言而喻。
事实上,并非否认存在浪漫的爱情。只不过这种浪漫是不是以在过度消耗某种东西作为代价而已。
两个人整日厮磨看来并无不可,也比那些在窗下苦读蓬头垢脸的光棍来得光鲜。只不过,将来可能会造成讽刺的对比是窗下的贫贱夫妻与衣着光鲜的钻石王老五。厮磨的两人,在过度消耗着对未来掌控的能力。
有人说,这是功利主义。我答,你是唯爱情主义。
关于浪漫一直有一个玩弄文字的解释,即浪漫便是慢慢地浪费着时间。而可以作为补充的一句是,浪漫也是在急速地消耗着成就的机会。
电影的剧情大致可以看出当今社会的口味。无论什么剧情,大多都要加入爱情的元素。爱情变成了一剂万能的鸡精,无论什么菜总之加入后便有人喜欢吃。近来一段时间,我在看电影的时候总祈祷着爱情的烂剧情千万不要出现,因为这样会让我想把电视给砸了。在看《岁月神偷》的时候穷二代和富二代的感情戏总让我想拍桌大喊:“来人,把编剧给我拖出去斩了。”所以,麦兜和蜡笔小新便成为了我清理肠胃的良药,也是最爱。
至于偶像剧,我则视之为茅房里的烂泥,又臭又烂,偶尔转台路过听到几句台词,着实让我一阵恶寒。
并非反对爱情,只不过是反对把庸俗的爱情变成伪浪漫。俗人终究是俗人。编剧想破脑袋也无法把爱情的浪漫呈现出来,因为浪漫的爱情是不可复制的。于是,取而代之的是过度消耗。
编剧过度消耗剧情,每个人都像进入发情期的动物,爱情跟吃饭一样频繁,当然,为了和谐,性交的剧情省略;而俗人则过度消耗青春。韩剧中频繁的邂逅只能解释为韩国的国土面积太小了,而在中国只能解释为两个人认识的朋友和自身的世界太小了,以致经常“撞车”,对此我代表所有光棍到蛋疼的寂寞哥表示“鸭梨”很大。
前面已说,从普遍的剧情大致可以看出社会的口味。社会需要浪漫的爱情,社会需要很多很多爱情来消耗他们乏味的生活。
编剧依旧在挠头想剧情,而我们的生活还得继续,所谓的剧情也并非别人给我们安排好的。我们的爱情,我原以为可以慢慢地走下去。只不过,如那本日记本一样,被提前消耗,不可循环使用。那些在一起的誓言,也只能一起被提前地消耗掉。
索要的不顾一切的爱情,可以给你。只不过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你要的是百米冲刺的速度,我可以跑出来,但也只能在体力耗尽的时候停下,尽管前面还有几十公里在等着我。
过度消耗,源于过度贪心。在贪心得到满足的快感下,我们忘记了,爱情和青春都是消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