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炎秋谈北大教授沈尹默》陈再明
《洪炎秋谈北大教授沈尹默》陈再明23.2.1
台湾人最早进入北京大学的,原台湾大学教授洪炎秋(1971一1980),在他的《废人废话》中,谈到几位当时的北大教授,首先谈到的就是沈尹默教授。 1923年,洪炎秋以一个台湾人,最早考入北大,还有一个和他同时进入北大的,就是林语堂,他不是学生而是教授。林语堂当时名叫林玉堂,刚从德国莱比铴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到北大英文系来做语言学的教授。林博士夫人林廖翠凤,就是洪炎秋念北大时的英文老师,林语堂后来死在香港,就是由她护灵来台的。 洪炎秋北大一毕业,就进入河北省教育厅当科员,当时的教育厅长,就是他的北大教授沈尹默。沈尹默在北大讲授诗经,洪炎炎还听过他的课,现在成为他的顶头上司,他觉得有双重关系之感。沈尹默对洪炎秋的印象很好,当他调任北平大学校长时,就把洪炎秋同时调到北平大学教务处,担任注册科主任。但洪炎秋说沈伊默讲诗经,却设有屈万里的能够引人入胜,因为他口才不是很好。 洪炎秋从林语堂教授口中,听到王国维怕老婆的故事。他说,王国维爱学问如生命,勤于著作,可是王夫人却是一个极其碎嘴的妇人,一天到晚,老在王先生旁边唠叨不绝,王国维从书房躲到卧室,她也跟着到卧室;从卧室躲到厨房,她也跟着不误。王国维沒有办法,于是设计一张小茶几,只能放着笔墨纸张,可以放在只能容一个人的旮旯儿去,以便逃避,使她无法站在旁边搅拢。有一天,王夫人说要回娘家去住两天,王国维大喜过望,以为耳根能够清净,可以大写特写了。那里知道,沒有王夫人的唠叨,灵惑反而不来,结果白白浪费了两天,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洪炎秋在北大,他和周作人、钱稻孙两位教授最熟悉。而在北平沦陷期间,周、钱二人都当上汉奸,周作人为伪教育督办,钱稻孙为伪北大校长。前者认为日本必会失败,后者认为日本一定胜利。那么,周作人只当伪北大文学院长,日本失败也不会成为″汉奸″,偏偏要去干教育督办,甘心去当日本走狗,原因何在?据洪炎秋说,他侄儿丰二担任伪文学院的庶务工作,却和担任会计的老友,狼狽为奸,亏空了一大笔公款,教育总署无法报销,周作人沒有法子代赔,如再迁延下去,就要被拖入水,吃起刑事官司。所以不得不明知敌犯,跳入火坑,出来担任伪教育总署督办,去替他侄子擦屁股。 这一段周作人当汉奸的经纬,国內其他人都未提,只说周作人因为老婆是日本人,才去担任伪职,后来成为汉奸。看了洪炎秋的《忆北大教授》,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洪炎秋肯定说的没错,因为他很熟悉周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