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讲书是门手艺,你也可以的,当作一个副业学学!
虽然通过写读书笔记,可以让别人认识到我的感受和认识,但是略显低效了一点;如果我可以再进一步成为讲书人,我相信会扩大和更多的人交流的机会及效率.这就是我选读<成为讲书人:阅读和表达的个人精进法>的目的,希望通过阅读本书,成为一个讲书人
我是<得到听书>的重度用户,每天早上准备早餐的时候都会选一本书来听;上班路上也会带上一个耳机听一本书;临睡前如果不困也会听上一本书.听书已经变成了我的一个生活习惯了.通过听书我可以快速地了解一本书,如果遇到感兴趣的内容,就会找到这本书来细读.另外也常常赞叹有些讲书人的归纳能力和他对知识点的联想扩展能力.
当你读的书越多,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同时也特别感兴趣别人读同本书的感受和理解,这种心理也促使我经常到豆瓣去看一些书评.而且受惠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听书频道更加让我快速地得到别人对书本内容的理解.渐渐地我意识到是否我也可以做一个讲书人,用来分享我对读书的理解.虽然通过写读书笔记,可以让别人认识到我的感受和认识,但是略显低效了一点;如果我可以再进一步成为讲书人,我相信会扩大和更多的人交流的机会及效率.这就是我选读<成为讲书人:阅读和表达的个人精进法>的目的,希望通过阅读本书,成为一个讲书人.

这本书的作者是赵冰,作为一个成功的讲书人,曾经担任樊登读书线上训练营"我是讲书人"的大赛导师,同时也创立了”书音”阅读品牌.他致力于通过讲书的形式,让读书流行起来.2015年起,已经举办了1000多场读书会,影响了超过10万人的阅读习惯.
这是一本不到20万字的小册子,如果你静下心来一天就可以读完.这本书我看完后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基本汇集了他多年的讲书经验,不仅把讲书的所有过程描写的非常细致,同时也总结了很多经验和认识;既包括了应该如何做,也介绍了很多不应该踩的坑.总之读者可以把这本书当成一本学习讲书这个技能的工具书,直接拿来主义就可以实践起来.
接下来我把书中的主要内容介绍给大家:
一 讲书是什么?
作者强调讲书不等同于培训和复读(有些读书平台提供一字一句的朗读原书的服务),讲书就是讲书人把一本书读懂以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通过浓缩和精简,提炼出该书的核心知识点或主要观点,然后再讲给别人.总之作者归纳为“左手阅读,右手演讲”
目前国内的很多平台都推出了这种讲书服务,比如得到\喜马拉雅等,同时书中也介绍了其他讲书的应用场景:包括读书会、大型讲书活动、讲书类电视节目、短视频讲书活动等。
作者把讲书划分了四个等级,分别是基础讲书、快速讲书、深度讲书、主题讲书。根据这几个定义的书面意义,我们可以简单理解到,每个读书人其实都可以成为基础的讲书人,只要我们有这个意识和勇气;另外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学习,逐步就可以成为一名成熟的讲书人;当然如果能围绕着一个主题讲书,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门课或者是一种领域研究,则更像是一个领域的专家了,这也是作者希望讲书人达到的最高境界。
作者在书中也归纳了讲书人应该同时担任三个角色:导游、导师和导演。作者认为讲书人应该首先像导游一样带着读者去领略书中的精华内容,着重讲解书中的核心观点或知识点;同时还要像谦逊的导师一样讲解一些新鲜的颠覆常人认知的内容,从而让读者有新的收获;最后还要把讲述的过程做成一个“表演”地过程,像导演一样认真地对待讲书稿,认真地策划演讲的过程和预案。总之优秀的讲书人一定是熟练运用工具、善于制造悬念、熟练书写讲书稿、懂得抓住观众注意力的专业人士。

二 讲书有什么意义?
我整理了书中的几个观点包括讲书可以提高个体阅读的影响力、可以锻炼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讲书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尤其是最后一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曼教授认为,要想彻底掌握一个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有条理地讲出来,也就是被世人最为推崇的费曼学习法。作者结合自己的感受,强烈推荐学习讲书这项技能,他认为“阅读好比武功的内功心法,演讲是外功招式,一个向内求,一个向外秀。二者结合在一起,就是内外兼修了,结果就是合为一体的。学会讲书就好像同时修炼了”九阳神功“和”太极拳法“,最终就会像张无忌一样天下无双了”。
另外书中也提到讲书可以为自己实现变现。这个可能也是年轻朋友感兴趣的地方。作者总结了四种变现渠道,包括投稿变现、直播变现、化书为课、举办图书会。如果你对这个感兴趣,可以找到这本书详细了解和学习作者的经验之谈。
三 讲书人需要掌握的技巧有哪些?
这块是书中的重点部分,我把它又划分成了三个模块,分别是针对观众部分、针对书稿部分、针对讲书人部分.
1)针对观众部分
书中着重强调有效吸引观众的技巧、以及如何使用书中观点说服观众的办法。我理解就是要像导游学习,要以观众为中心,眼睛一直要观察着你的观众,随时察看他们的表情和体会他们的感受,并做出相对应的动作和语言,最终要让观众紧紧的被你吸引,而且让其有超出预期的获得感。
围绕着如何有效吸引观众,作者归纳了制造悬念、学会和观众互动、善用金句、懂得幽默等技巧,特别指出在讲书结束部分还要学会使用转折技巧,让观众感受到情理之中的意料之外,这样观众会有强烈的收获感和满足感。
针对如何说服观众,书中也整理了几个技巧,包括使用典故、时事热点来通俗易懂的说服观众;也明确指出一定不要空讲大道理和晦涩难懂的观念,而是要善用案例和图表。最重要的是通过多读书,可以熟练引用专业人士的金句和名人的观点,毕竟光环效应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针对书稿部分
作者重点围绕着如何写好一篇讲书稿、以及如何精准传递书中的信息展开的。这个部分我认为就要像一个导师一样,认真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讲书稿是核心,精准表达是重点。两者合并起来就是讲书人理解和吃透书中精髓的最终体现。
书中围绕着写好一篇讲书稿给出了他的经验之谈,包括了解自己的观众特点、明确主题的重要性、文章最好采用金字塔结构;另外作者强调好的讲书稿也必须是“风头、猪肚、豹尾”
那讲书稿和其他书稿有何区别呢?他认为讲书稿不仅要对原书进行拆解和转述,还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最重要的是要适合口语化讲述,切忌文绉绉的,晦涩难懂的概念尽量要杜绝。
针对精准传递书中信息,作者告诉我们要学会用数据说话,这样更有说服力;也要善于用图表来展现复杂的信息量;当然学会使用视频和道具来传递信息是最有效的手段;而要让外行快速了解你讲的观点,最有效的办法一定是类比。比如学习周恩来总理向外宾介绍国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3)针对讲书人部分
书中着重讲述了现场讲书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作者强调学习讲书的武功心法一定是多听、多拆、多思、多问、多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付出是无法获得好的回报的。我想此时就要像导演一样,把所有的细节都要过几遍,书稿的内容必须熟练于心,现场的环境和观众提前要了解,做到心中有预案,出现特殊情况下也要从容应对。这里就不赘述书中的细节了,有心的读者一定会重点研究下作者曾经踩过的坑和他归纳的临场经验。

通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坦诚,很多讲书的技巧都是自然流露出来,完全没有修饰的痕迹,所以这本书非常好读,简单自然,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讲书人。对于想在讲书领域做副业的朋友,它可以作为一本经典的工具书使用。
同时我也认识到,今后当我读了一本书后,不仅要写读书笔记,更要学会把它讲出来!作者在前言中就指出讲书其实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是一种通过输出倒逼自己输入的过程.我非常认可作者的这个认识.即便我们不从事讲书人的职业,但可以通过讲书让我们学习的过程更加有效果,记忆更加深刻.这一点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