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地里的豆豆房
想建立一个嵌在沼泽地里的房子。 像热巧克力里的豆子, 有时候被吞下去, 有时候被吐出来。
寻找奇异的居住条件, 最终都免不了把房子建造成船, 只有船的形态适合在陌生领域的航行。 大概只有在了解并适应当地气候之后才能稳定的居住在当地的环境和形态中吧。
沼泽的土地是松软的,人们对沼泽的印象一直是恐怖的, 吞没生命的, 不过假使可能的话, 沼泽中的建筑, 在地表下层的房间, 说不定能开一个玻璃窗户, 看流体一样的泥土, 每天形态还能不一样, 无异于一副活生生的流动挂画。 沼泽附近有湖泊, 说不定能踏青荇而歌。
讲真, 沼泽地才是居住的圣地, 只是人们还没想好如何生存。 这里隐秘 , 人烟罕至, 静谧,不容易被打扰发现和攻击, 水资源丰富,水陆都能接触, 能生存下来的话, 是个理想的居所。
现代建筑不能算人的居所, 全都是不适宜生存的格子间, 视窗之外, 应该最多有一户或两户人家, 可是看看大家窗户外的风景, 全是别人家的隐私和别人的窥欲 , 个人的思想和精神龟缩在方寸之间, 委委屈屈。
人的存在, 不只是一具躯体, 每个人还有精神。 精神不是一个层面, 而是一个广泛的三维空间的领域。 当我赤脚走在土地上, 耳朵能听到的范围, 眼睛能看到的距离, 就是我精神空间的边界。 因此当我走出门, 看到十米远的地方有垃圾, 会想要去捡起来,因为想要我的领域里都是舒适的。
可是长久的社会文化蕴养出来的他人的精神并不是这样的。 人们不仅被房子圈住了经济和身体, 也被房子圈住了精神。 除了自己房本上规定的那一亩三分地, 出了这个边界,就都是可以掠夺和破坏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