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花灯,照亮千年时光

文/林歌,80后,文学爱好者,旅游规划师。行遍千山万水,写过四海八荒。新浪微博@林歌,公众号:握刀听雨堂
开头猜一谜语:86版《西游记》讲什么的?
唐僧师徒西游取经的?不,是邀请人们看花灯的,不信听片头曲:灯灯灯灯灯灯……
以上是开玩笑。众所周知,看花灯主要是在上元之夜进行,即正月十五元宵节。
古代描写元夜最有名的句子,当属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全词虽然没有用过多笔墨形容灯会的热闹,但字字句句,都能让人想起灯会的盛况。仅“花市灯如昼”一句,就能感受到:漫天的白玉灯、玻璃灯、无骨灯、宫灯、纱灯、鱼灯、龙灯、鸭子灯、楼船灯、跑马灯、蒺藜灯,光彩耀眼,把元夜照得如同白昼。
那时的灯会,不仅灯盏多如繁星,还有天南地北的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
灯影里,是盛装的佳人、多情的才子,他们赏圆月、闹花灯、猜灯谜,月下依依,浪漫旖旎,真可谓“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夜放灯的习俗,传说最早的时候,是崇信神仙之术的汉武帝,为了祭奠天帝“泰一”而设。
泰一,天皇大帝也。灯祭泰一,便是人间天子向天皇大帝泰一表恭敬之意,祈得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下祥和。
到了东汉,白马驮经入洛阳,佛教开始兴盛起来。汉明帝为了将辛苦取来的佛法弘扬光大,便下令每年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内“燃灯表佛”。
以后闹花灯的声势越来越大,也大多跟佛教文化有关。
比如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就是那位为了凑钱盖寺动不动就以自己为“肉票”向大臣勒索香火钱的皇帝,正月十五元夜张灯达旦。
派唐僧西天取经的李世民,以自己的真容敕建卢舍那大佛的武则天,不仅自己奢靡地燃灯,还鼓励文武百官和百姓花钱放灯。
于是,放灯风气一时无两,人们不惜钱财,比赛灯的规模和精巧,那场景甚至连写出了《长安古意》的卢照邻都不得不感叹,“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而且家中所有的人,也不分主仆,不论贵贱,不管男女,一切等级、性别、贵贱的界限全部打破,一切隔阂全部消失,剩下的只是欢歌笑语。
我们现在经常所说的“正月十五没大小”,指的可能就是这个了。
向来不喜爱热闹,甚至不惜动用家法也要阻止自己老婆出门赏灯的司马光,便在《资治通鉴》里,批判了灯会的奢靡、社会伦常的丧失:
“以近世风俗,每正月十五夜,燃灯游戏,奏请禁之。曰: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竭资破产,竞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

别看司马光一本正经地批评世风日下,就以为大宋在他当政期间就严守伦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任凭外面花灯闪烁与己无关。
错错错!他连自己的老婆出门看灯都管不了,还想管百姓看不看灯。
据说上元夜,他的老婆盛装出门。
司马光问她干啥去?
老婆反问:当然出去看灯。
司马光:家里不是有灯看吗?
老婆:还想看人。
司马光一肚子腹黑:难道我是鬼吗?
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夜生活的兴盛。
传统的灯火文化也随之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使得上元灯会不论在规模上,还是灯饰的奇幻方面,精美度都超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俗化,特色更鲜明。
《东京梦华录》就记载了上元灯会的繁盛场景:“山楼上下,灯烛数十万盏。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宋代从京师到民间都十分重视上元节放灯,有专门的“灯市”,而且放灯的时间不仅仅在正月十五元夜这一晚,而是从正月十五前一夜至两夜,灯会就已经开始了。
这三天里,全国全国各大城市“金吾不禁”,城门大开,彻夜不闭,农民可以自由进城,市民可以彻夜不归,开开心心地赏灯。
但到了正月十六日的深夜或者正月十七日的凌晨,官府会强令收灯,定时启闭城门,并派出巡逻队盘问甚至锁拿仍在外面逗留的夜行人。
一句话:过了正月十六,灯展就结束了。

这种情况,在太平兴国三年开始有所改观。
因为割据江南的吴越国王钱俶归降了大宋。
宋太宗大喜,便把来年的上元灯会向后顺延到了正月十八,自此“上元三夕”变成了“上元五夕”。
当时,宋代最富裕的地方有三处、东京开封、江南,以及天府之国四川。
看着帝都和江南的上元灯会搞了这么长时间,四川的士绅们就找到当时主政的张咏:咱们这儿有钱,老百姓日子不比京城差,京城闹元宵开放五天,咱们这儿只搞三天,太少了。
张咏顺应民意,将元宵灯展的开始时间提前了一天,正月十三开始,正月十六结束,连耍四夜。
一时之间,全国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作为这繁华胜景的缔造者,大宋的官家当然要与民同乐。
他们会在元夜的时候,带着太子、嫔妃和太监、宫女登上宣德楼的城门,观赏东京城的阑珊世界。
说不定还会指着外面灿若繁星的灯盏,套用现在的网络用语对太子说,看,这就是朕为你打下的大好江山。

宋徽宗的《瑞鹤图》,便是他在元夜赏灯时所作。
据说某年元夜,他正在宣德门赏灯之际,天空突然云气缭绕,十八只仙鹤鸣声清越并盘旋于上空。
宋徽宗画兴大发,于是创作了《瑞鹤图》,认定这是祥瑞的吉兆。
都说现在的元宵节,没有以前的味道了,主要是因为现在休闲娱乐的方式变多了,手机、电脑、影院、酒吧、茶坊、迪厅,夜生活换着样儿的翻新,所以再繁盛的灯会,也失去了兴致。
现在的元夜,恐怕只剩下一种作用:手机打卡,发朋友圈。
又适逢一年上元夜,再观灯火阑珊,万家展姿,辉煌绮丽。
小小一盏灯,照亮千年时光之美。
让我们循光而行,感受重启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