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戏外的争议到底该怎么看待?

小破球2和《满江红》戏外的争议很多:
1、《满江红》偷票房,但已经辟谣,也有人专门科普讲解。说是片方会和院方签订排片协议,需要在规则里的竞争;
2、影片拍出来的动机不同,体现出来价值观念也不一致,甚至相冲。说《满江红》观念狭隘保守而且有欺骗观众的嫌疑,而小破球2放眼未来且成功打出中国价值品牌。也有人说小破球2故事混乱,特效烂片;
3、这些争论被双方粉丝用来互相争斗,贬低对方的价值观,甚至争论到谁的屁股坐歪了。搞得很对立;
4、这些争论是网上两波人在搞,喧嚣都是是在网上,线下路人沉默的比较多,不好辨别他们是否称赞一方又贬低一方;

我认为这些争论无处透露着诡异,它们已经越过影片本身,上升到不该有的层面。本来是两家共赢的事情,却变成了扣帽子、拉踩、互相指责和贬低的活动。这对于中国电影是不好的。
不用说伤害了片方的激情,也会让纯粹的观影群众感到道德绑架的压力。再说,影片可以表达多种价值观,没有必要用其中一个的高度去贬低另一个。就像我们小时常听到的,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谴责自家小孩子一样。
小破球2表现了中国一直强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满江红》里强调的是家国情怀。这两者没有什么大的矛盾。非要搞成对立。也就是说,本来我可以选择《满江红》里慷慨赴死不让家国情怀不灭的大义,也可以选择小破球2里人类共赴球难互相扶持的的价值观。或者两个都选。
可一旦双方被对立起来,让我们在网上只能选择其中一边站。这非常不友好。如果不是内心足够笃定的话,就会被人逼迫站在一边。

1、满江红是否有违背中国的历史价值,是否有给秦桧洗白的嫌疑,是否有粗制滥造忽悠观众?
我想是没有的。
实际上,我在第一次观影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这些问题:有许多不符合史实的场景,不符合人物背景的情况。例如亲卫兵不该是由秦桧掌握的。例如《满江红》不是岳飞的遗言。
电影嘛,在完全符合历史上不可能十全十美。况且电影是虚构的艺术,在创作上做到合理但不易穿帮就行。戏说历史但不会跟明确的史实相悖就可以。例如,秦桧就是大奸臣,这个怎么样都不能改,你可以把秦桧写成一个愚蠢而滑稽的人物,但奸臣跟出卖国家这件事情上不该有洗白的想法。你说秦桧因为秦桧害怕被人刺杀,所以搞了个替身,这个可以接受。但不能说秦桧本是迫不得已的人,是被动地做出背叛国家谋害岳飞的事情。因为这些东西跟我们延续下来的故事和教育意义相悖。要知道,岳飞其本身的历史和后来无数人的创造已经让岳飞成为忠义的象征,让秦桧成为大奸臣的形象。现在的我们和将来的中国人都会很容易接受和认可这些象征形象,为国家认同感提供弥足珍贵的养料。这是底线。

我看《满减红》的时候,里面没有呈现出恶心的价值观。相反,它还顺利地激起了观众的悲愤和家国情怀,所以有那么多人愿意去看,愿意去掏钱。
网络平台上抨击《满江红》不符合历史史实最多。其实,很多观众也不关心这些,也没有那个知识储量去分辨。我就是其中一个,要不是有别人科普,我还真不知道电影本身和宣发竟然有那些Bug。这个很扣分。
另一种说法是,《满江红》充满了资本的恶臭,是资本故意炮制的捞钱的影片。说是炮制,但很难想象能用到沈腾、岳云鹏、张艺谋的资本是怎么炮制的。炮制就是得不偿失。
想想就可以明白,当有人用动机去贬低一部电影时,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总可以找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来证明我们的观点,但那样的话难免会落入先有结论后找证据的怪圈里。
现在《满江红》是春节档票房冠军,这就说明它是春节档最受欢迎的影片。观众用脚投票选择了它,影院也用场次迎合了观众。资本可以操作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他们经过这么多年烂片的狂轰滥炸,已经学会了怎么挑片。再说,水军跟带路党的作用不会达到数以亿计。

《满江红》电影有瑕疵,但无可厚非。正如网上说到的,它是以往影片成功经验的集大成者,是迎合市场讨好观众的最优路径。
还要一种说法就是说它屁股坐歪了。
这个就真的不好辩解了,而且也无从辩解。当人们开始使用道德站位,用来立场来来攻击它时,自证清白是没有用的。已经他人已经事先决定了你的性质,你怎么辩解啊。
况且这些评判《满江红》的所站立的立场,正好有一部小破球2可以用来靠背。时机正是恰当不过了,如果《流浪地球2》没有上映,那么抨击《满江红》的话语就应该没有立场坐歪论了。
本来这两部片子是完全可以携手共赢春节档。但现在出了很多诡异的地方,就是这两部片子的忠诚粉丝在互相攻讦,互相贬低谩骂。大家已经很难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聊天了。

2、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满江红》在票房上的异军突起,让小破球2感受到了压力。然后《满江红》偷票房的谣言让小破球2的粉丝觉得《满江红》背后资本在故意使坏;
其次,小破球2被某纽约时报评为30分,让美国某些人感觉到了强大的价值观输出。鉴于现在中美关系,只要是能让美国人吃亏的,我们就会叫好。而且让小破球2身上浓重的民族复兴色彩,赋予小破球2有了重大的使命,是中国崛起的佐证。一旦认为它被恶意贬低就会触发人们(粉丝和不明所以的人)的抵触,觉得我们该斗争到底。恰好,《满江红》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了,被用作成小破球2所肩负使命的对立面;

同时,《满江红》有靠资本撑起票房的黑料,有短期拍摄制作的背景,手段成熟,成本简单,讨好观众(明星+剧本杀+名导),来钱得太容易。相反,小破球2是四年磨一剑的苦心孤诣,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保证。他们在创造上和表达都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东西,完全可以被人们用来袒护其中一方鞭挞另一方;
当然了,最糟糕的是,无论是《满江红》还是小破球2 的忠粉都认为对方就是在搞破坏,而自己是无辜的,认为自己喜欢的作品才代表了真正的中国电影。分歧越扯越大,但就是不承认两者都是中国在今天能够并驾齐驱的电影模式,是能够在同一个档期互争长短的好电影。
大概如此。
——2023年2月1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