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读书总结
2021年读了78本书。
是啦,拖延症。——你问我怎么现在才写,我只能老实地双手合十,对电子书架神的光芒忏悔。还早,还没到明年。趁夜色优美,冬天的冷风脆得仿佛能掰碎,就撸起袖子,把读书总结当成收拾书柜,先理到一起,再掸掉灰尘,好的故事翻一遍,写写画画,颁个奖,烂的就收进柜子底部,让它永不见天日,再也不见。
选好啦,给你看。
书架上闪耀的光芒,只是看摘录回忆都觉得心里暖洋洋的,相当愉快。21年值得一提的八本大作!
单身主义万岁奖
村上春树《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译者:林少华
大家都有那种保底的作家吧,没书可读就翻翻他们的,怎样都不会太差。我的是米泽穗信、宫部美雪、石黑一雄和村上春树。
我太喜欢村上的都市奇幻了!依然很浪漫的一本小说。
他能写最现实、细致、最贴近生活的细节:东京近在身边,在雨后的洗衣店等待,驾车,一个人做饭。他又擅长让世界扭曲,奇怪又精准的比喻穿插其中(赘肉比作厚雪,巨大的响声像牛排摔在板上),幻想如爵士乐一般流淌,下一秒摩天大楼的柜子里有电梯,抚摸骨头读梦。在循规蹈矩的生活之中,异常逐渐蔓延,但一切都像理所应当,没有恐惧,只有一个人坦然面对的平静。
他笔下的独身生活是我最向往的,就算孤独一人,就算世界尽头只剩下自己,很寂寞,但也没什么不好的,我的存在,我的这一瞬间,就是我所有的意义。
再一次意识到从小时候读1Q84开始,村上春树真是塑造了我的世界观啊,就像我心目中的纽约,冷冽却寂寞。
神传递文字像黑夜里送火炬奖
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译者:孙容成 戴焕
今年最佳翻译,在《消失的十三级台阶》里纠结了一下,还是给了这本。绝对是日本文学里最好的翻译之一,节奏感一流。读完我也感受到了三岛由纪夫的天才文笔,这些比喻看上去不过灵光一现,回味起来妙绝,文字也有这种魄力啊。
喜欢的地方再读还是怦然心动,文字的力量之亘古,便是如此。主人公和曾经心仪的女性幽会。彼时两人深知缘分已尽,却仍苦苦支撑。临走时,两人相对无言,唯有对视。这一眼胜过千万句告白。短短一段,三岛由纪夫把两人理不清道不明的情絮写活了,正如他文中所说,文字中的情感也像“一股清泉,不断地从中流露出来。”让人想到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里的名句,“我听任泪水向下流。我的头脑变成一泓清水,滴滴答答地流出来,以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感觉甜蜜的愉快。”两人都把情比作水,有异曲同工之妙。
特摘取此段:
“园子抬起了视线,神情认真地问道,却看不出在问谁。这瞳眸之美,实属罕见。深邃的瞳眸一眨不眨,充满了宿命感,像一股清泉,情感不断地从中流露出来。面对这双美眸,我常常失了语言。我把刚抽的香烟猛地掐灭在远处的烟灰缸里,不料竟把细长的花瓶打翻,水洒了一桌。
服务生来收拾洒了的水。我们看着服务生揩拭被水弄皱了的桌布,心情凄楚。这让我们提前离开了餐厅。夏日的街道嘈杂而浮躁,一对健康的情侣露着胳膊,昂首挺胸地从我们面前经过。我感到所有的一切都在羞辱我,就像夏日猛烈的阳光灼烤着我。
再过半个钟头,就到我们分手的时间了。很难准确地说这痛苦是来自分别的。一种会被误解为热情的、阴暗的神经性焦躁,使我恨不得用油画颜料般浓重的涂料,把这半个钟头全都涂满。舞场里的扩音器播放着走了调的伦巴舞曲,传到了街上。我在舞场前停住了脚步,昔日读过的诗句忽然浮现在脑海。
……但是,尽管如此,那仍是
永无止境的舞”
尽管如此狼狈不堪,那仍是我们最后的旋舞。
今年的米泽穗信奖
米泽穗信《轮回》译者: 徐奕
21年还读了他的《王与马戏团》和《I的悲剧》。说实话三本都很喜欢,现在都经常想起,很纠结奖项颁给哪本。直到刚才又读了一遍《轮回》结尾,一下子定下心了。米泽爱写聪慧、冷淡又自省的主角。他们平时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做壁上观之人,然而观察细致,关键之时亦会挺身而出。三位主角便是如此,然而又不一样。他们代表米泽的三个方向:《I的悲剧》万愿寺的眼前只有无能为力的茫然,是米泽一贯擅长写的苦涩。《王与马戏团》太刀洗定了心,真相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让人娱乐,是为了自私的自己那一份冷酷的求知欲,案件和主人公内心的探寻双线并行,最后真相收束,太刀洗自身也找到了目标,非常传统的写法。而《轮回》的遥姐姐,
“小悟在我背后轻声地咕哝了些什么,佐井川哗哗的流水几乎遮住了他低低的声音,我仔细听了听。
“遥遥。”
“干吗?”
“遥遥。”
“干吗啦?”
“……姐姐。”
跟睡得迷迷糊糊的人说什么都没用。
这小子今后也很艰难。他所享受的关爱也不都是无限、无偿的。妈妈对此早就心知肚明,而我今晚才领悟,这小子总有一天也会明白的。只是,小悟,如果其他人都不站出来支持你,那你就告诉我。如果你听我的话,长成能独自落泪的男子汉,说不定我也会重新考虑。
我在风中喃喃道:“没事。没事了,别担心,好好睡吧,傻瓜。”
明灭的街灯照耀下,我终于看见了我们的家。
我听见背后传来沉稳的鼾声。”
熟悉的圆滑内敛万能主角,熟悉的书中故事,一如既往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仿佛能听到余音回响的结尾。看完最后一页我只想说:管他转不转型,管什么真相,因为有身后的孩子,一切都不重要啊。看到这儿我就觉得值了。
累了?我给你讲个提提神的。
你问怎么一种兜售小广告的气氛?
嘿嘿。
那么下面是众望所归,一年一度,继承无数同人作家美好愿望,让人获得精神动力,大半夜也会想到然后默默傻笑、流泪的——下三碗饭的同性恋奖!
你问为什么要在名著里找这些东西?
不是我想找,是它就这样,我很严肃的,懂?
嘿嘿。
获得如此殊荣必须是大名鼎鼎的——夏目漱石《心》(译者:徐建雄)!
谁觉得K和先生有一腿谁就是我的心之友。
下面请让我吐槽我自己写的书评。我当时写得可难过了,在老师课上正襟危坐,其实心里已经咆哮得老远,就这还不觉得是同性恋?
我正儿八经地写:合上书页,跨越一个时代的东京好像近在眼前,跨越一百年也感受到共鸣。二楼的窗外是电车,人声轨道列车的声音,纷纷扰扰的东京没有一时刻安宁。漫步于回忆中,我眼前也仿佛看到了都市里一平翠绿的小院,时而扣紧了学生帽,行走于泥泞的街头,不料夜雨沾湿了木屐,时而蜷缩于一方和室,凝望另一边光线勾勒出那人孤寂的剪影。
——谁会没事干盯着人看啊,还不敢看,透过纸门看!浪漫得不行,看看这个氛围感。
下一段我正儿八经地写:下部是全书毋庸置疑最精彩的部分,一口气就读完了。不愧是名作。几个角色活灵活现,心思很多俏皮又青春的先生,对比禁欲、固执的苦行僧K,两人截然不同却又相似,都是倔强,悲哀又无可适从的。
——说明非常配。
(我的正儿八经书评请见徐建雄版。)
别说我带着有色眼镜,这一问大家都觉得不太对劲。某调酒师甚至把这本放在第一篇讲,太好玩了,是很配啊。
哭得停不下来奖
石黑一雄《克拉拉与太阳》译者: 宋佥
因为这一本重新拾起石黑一雄,他也加入我的“没书就读读他”列表了。本作通过AF少女克拉拉的眼睛,世界像被数字解构,抽象又陌生,读者必须从她抽象的叙事里推理书中角色们的动机。从非人的视角推理,正是本书的乐趣。开头商店前的人类观察和谷仓的第二次祈祷都写得真好,就算是AI,有时候也无法冷静,会有记忆如杂草一般长出来,无数次闪回。克拉拉不会后悔,读者会心痛,AI为人类献上所有的爱,哪怕是飞蛾扑火。
AF也许永远不能替代人类,但那又如何,在献上液体的一瞬间,克拉拉已经感觉到了逼真鲜活的生命。“谢谢你选择了我。”
话说石黑一雄的书,每次都觉得是翻译版更好,有种疏离的感觉。他写记忆闪回真的很不错啊。我也是喜欢他的寂寞感,一开始读让人想到《底特律:变人》,不过完全不是一个路线。
谢谢安利的朋友一辈子奖
杰夫·范德米尔《遗落的南境》系列 译者:胡绍晏
以前没有这种奖,现在有了,要给《遗落的南境》系列设一个大的。因为朋友提了一嘴,看完谢谢你啊,好安利可遇而不可求!当时一边读一边听Lana Del Ray的歌,她的嗓音太符合气氛了,沙哑、迷幻、遥远,正是众人在丛林里跋涉,那种无处可寻的迷茫心情。看完直接玩了Remedy的《控制》,好快乐,两个超级像,都喜欢。女主Jesse是Director+Control结合,心理描写又有点幽灵鸟的味道。
回来说书。
我知道作者不喜欢被称为克苏鲁,南境局系列也和洛氏不一样,它的恐惧更符合现代生物学一点。第一人称克制疯狂又克制,留白很多。幽灵鸟在回忆中一步步探索,思考她和丈夫和自然的关系,漫步于深林中,仿佛与背景融为一体,自负孤独后悔的Ghost bird才发现什么都晚了。我也心痛,葬送的幽灵鸟。
第二部依然有很多闪回。虽然信息量不大,但整个环境每个角色都立起来了,我很喜欢。跟着总管的视角,南境局的死寂一览无遗,每个人都在慢慢地崩坏,在无解地困境里陷入疯狂。而我的心情已经和这个可怜的傀儡总管连系在了一起:开头他以为自己应该大有作为,我也满心期待,但一次次受挫,一次次无解,我也开始痛苦,当他发现自己已经晚了的时候,读者也很绝望。
前面说人物写得好,不说可爱的幽灵鸟二号小姐,高潮部分也给了我太多惊喜。绝望中主人公终于纵身一跃,不管了,什么都抛下吧,多么畅爽淋漓,舍弃了一切,总管最后做回了约翰·罗德里格兹,他还能抓住了唯一的薄弱联系。喜欢Grace和前局长。后知后觉地爱上了前局长,孤注一掷的她回来了,但她的灵魂呢?此时只能落泪。很会写,夸了无数遍。
第三部写法更加意识流,真的需要沉浸在世界里,体验角色的心情。也是第三部我才反应过来,范德米尔想写的始终都是心灵的自由。开头第二人称的局长视角就把我震惊到,就像是走马灯一幕一幕雪花一般的回忆和悔恨涌来,然后掠过海洋,她变成了自然本身,从记忆里解脱。自由是超越自己的形态,不用语言就能表达出感情,像生物学家和猫头鹰三十年弹指之间无言的陪伴,又像生物学家对着星空质问答案,最后得偿所愿,变为巨大的生物,她是争取到自己选择命运的权利,从此无论大地还是海洋都能纵情驰骋,自由又如幽灵鸟心中的欣喜,因为在美丽的日子,穿行于荒野之上。
都太美,太瑰丽,太浪漫了。对于这些向外探索世界,行走在大自然中,向内探索内心,回忆过去思索未来的作品,我总是没法抗拒!比如川端康成,比如阿来,很喜欢。
在年度大奖前休息一下吧!话说2021年我还真没看很多推理,愧对社会派推理爱好者称号了。这次要颁发的奖项是:很厉害,但是再也不看了推理奖——白井智之《晚安人面疮》(译者: MIST)!
(结果2022年我还是又看了一本白井。)
这就是真本格。故事如标题,世界上出现一种新病,人脸上会长脸形的疮(描述得我就恶心了)。这本厉害在:所有恶心的恐怖的,每个字都在为故事服务,够爽。看完回去翻了好久,真是这么明显的地方我都没注意到,喜欢这种埋在读者眼皮子底下的线索。不过猎奇也是真的猎奇,已经浑身发麻鸡皮疙瘩掉了一地,什么扭曲村庄恶谈,所有角色都疯得自成一派。
晚上果然做了噩梦.......
2021年年度大奖
阿来《尘埃落定》
毋庸置疑21年最喜欢的一本。众望所归。
因为一句“骨子里满是泡泡”去读了,读完震惊啊。一本在后记的时候哭惨了的书。阿来写四川,不写长句子,也不用大片大片的环境描写,只是寥寥几笔,就把大地一瞬间的动态抓住,盛在书页里,调动读者五感,灵气十足。通过小少爷的视角,整个故事就像一个清明梦,细想时指尖的事物一闪而过,醒不过来,唯有几个潜意识的符号在脑海中沉沉浮浮:卓玛温软的手,雪里的画眉,紫色的衣服。故事里少爷的视野,多是俯视,看堡垒下游荡的饥民,黑压压的人群散了又来,再到卷起自己的百姓,猫一样蜷在地上的塔娜。站在高处的他是梦的旁观者,又是梦的见证者。(行文唯一的清醒在结尾,那是他脱离了自己的身体,看“我在床上变冷”。整个世界突然清晰了起来,太干净了,如同直视正午的太阳,眼球都有些刺痛。)爱看异族的不同习俗,历史,最爱看的还是人的感情。他写情感,是完全渗进字句里的。一草一木皆有情,一物一楼皆有魂。他会把细小的感情写进万物。心情高昂的时候,夜里连月光都是亮堂堂的。热烈地爱着的时候,骨头也在冒泡泡。读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也和这片大地联系在了一起,感受到了历史车轮轰隆隆作响。
后记里阿来说自己的小说没什么通俗味,读者看不进去,这儿我可要提一嘴。这么畅爽淋漓的计谋,好故事,怎么不让人跟火烧屁股似的看下去!而到了少爷才想起来,“过去,我以为当不当土司是自己的事情,现在我才明白,土司是为别人当的,”我的心被掰成一块一块,真的哭惨了,这是人的故事。
2021年是我大三到大四上半学期。那一年读书就像做梦一样飘乎乎的。上半年还不用考虑工作,下半年很快就获得了offer,于是每天无忧无虑。即便身处于阴暗的办公室里,读书时,我能忘掉一切,如同登上梦的摩天轮,书里的舞台在灯光下亮起来。台下的我满心欢喜地看着手里的册子,心跳如鼓。终幕还远得很呢。
2022年读书总结见。
胡披萨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4年度总结(书+影+剧+演唱会+旅行) (7人喜欢)
- 2023年度读书总结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