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
你和身边的其他存在物都应该心怀这唯一目标,思想集中,去感知西方的区域。你会问我如何形成那种知觉。我现在就解释给你听。所有的存在物,如果不是天生失明的话,都一样拥有视力,而且都会看到日落。你要在恰当的地方坐下,向西方望去,整理好思绪,准备对落日进行一次十分密切的冥想:将你的心思牢牢地固定在落日之上,以便用专一的思绪来保持知觉纹丝不动,当太阳即将落下,看起来好似一面悬空的大鼓时,要尤为专注地盯着它。当你如此这般看过太阳之后,不论你的双眼是睁着还是闭着,要让那一景象保持清晰、稳固。这就是对太阳的觉知,是首次的禅定。[1] 接下来,你需要形成对水的知觉:注视着清澈纯净的水,之后也让这一意象清晰、稳固地保存下来;永远不要让你的思绪分散、迷失。 正如我们已经提到过的,阿弥陀佛也是永生之水的赐予者。经文继续: 当你看过水之后,你需要形成对冰的知觉。当你看着那晶莹剔透的冰时,你需要想象着天青石出现在眼前,此后,你会看到由晶莹闪亮、内外通透的天青石构成的地面。在这天青石地面之下,你会看到镶嵌着七种宝石、钻石等物的金色经幢支撑着地面。它延伸到罗经上的八个定位点,于是大地的八个角落便被这经幢完全填满。八个区域的每一侧都由一百颗宝珠构成,每颗宝珠都发出千道光芒,每一道光芒都有八万四千种颜色,当这些颜色反射到天青石地面的时候,看起来就像是千百万个太阳,我们无法一一看遍这所有的太阳。在那天青石的地表上,铺满金色的绳索,交叉地编织在一起;按照七种珠宝划分了不同的区域,每一个部分都是那么清晰独立…… 当这一知觉形成之后,你需要对其构成元素逐一进行禅定,并让那些景象尽可能地保持清晰,这样一来,无论你是睁眼还是闭眼,它们都永远不会变得支离破碎、遗失殆尽。只有你睡觉的时候除外,其余时间里,你需要将此一直保持在心里。达到这一阶段知觉的人,就可以隐约看到极乐世界了(Sukhāvati)。已经获得三昧(Samādhi),一种超乎寻常的清静状态的人就可以清楚明确地看到佛国净土;这一状态难以言状,无法完全解释清楚。这就是对土地的知觉,是第三个禅定。
三昧是“内归”,即与俗世的所有关联都被吸纳入内心世界的一种状态。三昧是八正道的第八个阶段。 经过上述过程之后,便开始了对阿弥陀佛境地宝珠之树的禅定,然后是对水的入定:
在极乐境地,共有八个湖;每个湖里的水都是由七种柔软温润的宝珠构成的。湖水的源头来自宝珠之王,可以满足每一个愿望(许愿珠/如意宝珠)……在每个湖的中央,都有六千万朵莲花,全部由七种宝珠制成;所有的花朵都完美圆润、大小一致……珠宝之水流到莲花之中……流水的声音充满韵律,令人愉悦。它昭示着所有的美德、苦厄、虚空、无常以及无我;它昭示着对圆满相(signs of perfection)和随行好(minor marks of excellence)的颂扬。填满愿望湖水的宝珠之王,确保愿望之流的充盈,散发出无比绚烂美丽的金色光芒,幻化成小鸟,身披百种宝珠的色彩,唱出和谐动听音符的鸟鸣,甜美动人,一直颂扬着对佛、法、僧的念念不忘。这便是对八种美德之水的知觉,是第五个禅定。
至于对阿弥陀佛本尊的入定,佛祖如此教导王后:“构建一个莲花的知觉,它长在七种宝珠之地。”此莲花有八万四千个花瓣,每个花瓣有八万四千条脉络,每个脉络散发出八万四千条光芒,“每一个都清晰可见”。 当你已经觉知到了这一步,接下来便需要觉知佛祖本尊了。你知道如何进行吗?每一个如来佛的整个精神构成便是大自然的原理(法界,Dharmadhātu-kāya),所以佛祖可以进入所有存在物的心思。因此,当你觉知到了佛,确实就是你的心思也拥有了你在佛祖身上看到的那三十二个圆满相和八十个随行好。确切地说,正是你自己的心成了佛,不,是你的心才真正是佛。所有关于佛的真理与知识的海洋,都是从我们自己的心智和思想中汲取的源泉。所以,你需要全神贯注、毫不分心地将自己的思绪审慎地放到对如来佛祖的禅定上,那位阿罗汉(Arhat),那神圣开启万智的唯一。在对那位佛祖进行觉知的时候,你首先应该觉知佛的相;无论你的双眼是睁是闭,注视着他,就好像注视着一个类似阎浮檀金(Jambunada)的金色意象,端坐于莲花之上。 当你看到了端坐的佛像之后,你的心理幻象就会越来越清晰,你就能够清楚明确地看到佛国的流光溢彩、珠宝地面等。看到了这些事物之后,让它们清晰稳固地留在你的心中,就如同看自己的手掌心一样。 如果你已经有过这个体验,你便会同时看到十方诸佛……那些修炼过这一层禅定的人,据说已经凝思过所有佛身,将会看到佛心。正是出于他完全的慈悲之心,才能够接纳所有存在物。那些修习过这层禅定的人,当他们往生之后,将于另一世诞生在佛的面前,将会获得顺从的灵性,来面对此生之后所有的后果。因此,有智慧的人应该指引自己的思绪,审慎地对阿弥陀佛进行禅定。 当然,已经修炼到这层禅定的人,据说不再处于孕育状态,而是将“获得自由的通途,通向令人无限向往的绝妙佛国”。 当你已经获得这个知觉之后,你需要想象自己诞生在西方净土的极乐世界,端坐于一朵莲花之上,双腿盘起。然后想象莲花收起花瓣,将你包裹起来,随后又舒展开来;当花瓣再次舒展之时,五百束彩色的光芒将照耀着你的身体,你睁开眼睛,将会看到诸佛与诸菩萨布满天空;你将听到水声树语,鸟儿鸣唱,众佛之音…… 于是,佛祖对阿难陀和韦提希王后说: 那些希望通过澄明心思而诞生于西方极乐净土的人,首先要对佛祖的相入定,那是一个十六腕尺高,端坐于湖上一朵莲花中的佛。如前所述,佛真正的身体无法丈量,是任何普通人的心智都无法理解的。但是,对如来佛祖的古老诵经是很有效的,所以那些会想起并记得如来佛的人,将能够如愿实现他们的目标…… 佛祖的话一直持续了很多页,然后佛经中写道: 当佛祖讲完之后,韦提希和她的五百个侍女,在佛祖话语的引领下,能够看到绵延无尽的极乐世界的景象,也能看到佛祖的真身,以及两位菩萨的真身。她的内心充满喜乐,开始赞美他们:“我从未见过如此奇观!”刹那间,她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开悟了,获得了顺从的灵性,准备好接受有可能产生的一切后果。她的五百个侍女也都十分珍惜能够获得功德圆满的这个想法,也寻求诞生于佛国的途径。举世景仰的那位独尊便预言,她们都将诞生于佛国,能够在众佛面前获得三昧。 至于那尚未开悟之人的命运,佛祖离开此话题,去总结了瑜伽的修习: 但是,受到痛苦的困扰,他将没有时间去念佛。有好友对他说:“即使你无法修习念佛,你至少可以念叨他的名字,‘阿弥陀佛’。”让他安静地念着,不要让他的声音中断;让他心里一直想着佛,直至完成十次这样的思绪,不断重复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在他不断念佛的时候,借助他自己功德的力量,每重复念一次,他便会赎去自己在八千万劫数中由生至死的所有罪孽。在垂死之际,他将会看到眼前出现一朵金色的莲花,如同一轮红日;旋即,他将会诞生在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