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暖石头
赋予教师惩戒权,规定了详细、清晰的惩戒措施,帮助教师理解和执行。很高兴了一阵,觉得这个规定很好。我做过中学教师,深知学童顽皮,口舌说得焦烂,不及一回罚站。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挖空心思体罚学生的故事不绝于耳,花样翻新,应接不暇,比如:让学生在寒冬腊月暖石头,赤日炎炎晒太阳。有个缺德老师找了几块七八斤重的滚圆光滑的石头,零下十多度滴水成冰的季节,让违纪学生面对面站着,互相把冻成冰块的石头递给对方。赤手握紧石头,寒冷钻心,谁也不愿让石头在自己手心停留更久,于是就出现了两人比赛的局面,疯狂地递石头、甚至扔石头。教育局视察,看到这一幕,及时制止,才没有酿出事端。假使学生不是训练有素,或者像我这样孱弱,或者手冻僵了接不住,石头砸在脚上,马上就得送医院。倚强凌弱,这块石头成为受罚者心头永久的冰块,将催生出无数个马加爵式的复仇萌芽!
我个人十七年学生记录,只有一回惩罚,那是二年级插班不久,我抢着发言,想博老师欢心。事与愿违,老师蛮横地把我的课桌扔到教室外的烂泥浆中,叫同学围殴我,打得我鼻青脸肿,还糊了我一身稀泥,后来叫我单独坐在黑漆漆的角落,不叫我名字,叫我“角角娃”,这个绰号跟随我整个小学,一直折磨我。看不见书上和黑板上的字,只能听书,将精彩默记于心,从此养成善于记诵的习惯,考出好成绩,才没有成为复仇的马加爵。那个粗野、刁蛮的泼妇,后来升任食堂管理员,我忝列教师席位,餐餐吃她供奉的饭菜,颇有些内疚。再坏也是老师,尊师的古训囓食我的心,不认老师不妥当,认了更对不起自己,纠结了好一阵子。最终认了,瞬间就后悔,这是我心头一块永远解不开的结。
有了惩罚措施列表,违犯哪款,对照挨罚就是了,不争执,无口舌是非,一视同仁,公平、公开、公正,实在是好!但是,细想一下,觉得麻烦可能更多,先不说惩罚与体罚、变相体罚难区分,单说某些课程,逆情悖理,不独学生讨厌,家长和社会普通憎恶。遇到这种课程来个“集体犯罪”,好呀,这课不用上了,师生都到操场锻炼去了,教育可真的革命啦!(2019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