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格式的粘贴(copy with format)
把数据从一个地方复制到另一个地方,通常是复制和粘贴操作。EXCEL里面默认是带格式粘贴,即把源格式(例如字体、颜色和背景色等)一并粘贴到新的地方。
带不带格式,都不影响数据在新的地方存在,但是语言中的复制粘贴在带不带格式的时候,通常有很大的不同。
把原始聊天内容,包括那些语气词、标点符号、甚至包括停顿,打包转发给新的接收者,比起把聊天内容概括大意之后转述给他人,视不同环境,影响都不一样。
通常来说,越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经过压缩和概括后,损失的信息越有限。而涉及到情感话题、个人评价和观点时,压缩后的信息就越失真。即使是前者,如果精简时舍弃了原始描述者采用的语气连词,也损失了他自身认知的过程信息(例如一个人可能是本身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意见从而表达出来,也可能是他在听到/见到问题后思考逐步加深从而得出的结论)。
由于转述一般是针对第三者(尤其是个人),因此带不带原始环境词(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预期词或其他看起来可能无意义的语言),可能相对影响又较小。
当一部语言类作品经过思考之后,面向大众发布,例如论文,尤其是教科书,通常只保留了冷冰冰的结论,当然也会包含科学证明、结论的应用等等。但是由于读者的千差万别,这类作品不得不做最大公约化处理,保留对所有人都可用的信息。
我不太喜欢这类论文或者教材,因为它没有思考过程,或者说很多书本、文字都缺乏对于其观点所出现的背景环境。例如有些结论是在意外中发现的,有些结论是在争吵中发现的,有些结论是在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突然引申出来的。
我在做笔记的时候,也会习惯用口语化的语言记录自己的认知,因为这通常包含了一些不易察觉的背景信息。
简言之,话多,有时候还是必要的。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