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问题
美国有网友根据《三体》二向箔的故事得出一个设想:歌者将太阳系二维化后,太阳系就只剩下质量和引力影响三维世界,而整个宇宙中只有引力属性的暗物质占到宇宙质量的85%-90%,所以可以假设事实上整个宇宙的降维打击早就开始了,到现在二维化已经完成85%-90%。
这是不是比广袤的宇宙更黑暗?
但很可能这个设想更接近事实,因为从目前的科学理论来看,最难突破的就是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统一,量子力学中遇到的种种微观迷团仍是目前最困扰人类的科学现象。
但如果我们将维度视为解开宇宙秘密的出发点,或许就没那么难以理解,也就是说宇宙膨胀的过程并不只是空间和时间的膨胀,同时也伴随着维度的坍塌。也可以理解成,宇宙的膨胀是以维度的坍塌为代价,宇宙曾经是一个十一维度的空间,但空间和时间膨胀让维度持续坍塌,直到今天的三维。
这也可以用来解释费米理论,为什么广袤的宇宙里我们是如此的孤独,或许就是因为那些曾经的生命都被二维化了,只剩下我们以及那些尚不具备与我们通信也无法被我们观测到的少数外星生命仍苟活于剩下的狭小的三维宇宙空间。
根据现有的观测技术,我们观测到宇宙的直径是930亿光年,寿命是138亿年。但我们的观测结果并不具备真实的意义,我们所观测的结果仅仅只能代表三维宇宙的体积和时长,而更高维度的宇宙曾经有多大?寿命有多长?或许我们永远无法得知。
微观世界中那些我们无法理解的现象或许只有在更高的维度才能看清,但如果维度的坍塌是一个像空间和时间膨胀那样不可逆的过程,那身在三维宇宙的我们将永远没有知道事实真相的机会。
而以维度的坍塌为代价换取空间和时间的膨胀,其实也完美地契合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按目前的进度,当三维宇宙坍塌完成后,宇宙的下一个形态就将是一个更加广袤和无序的二维宇宙。
那么,最后的问题就是:生命出现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无序和热寂是宇宙最终的归宿,那为什么还会有生命出现?如果熵增是一件不可逆的事情,又是什么样的力量催生了生命想要借此对抗熵增?在宇宙的终点,除了热寂,难道还有另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