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好战略,坏战略》

《好战略,坏战略》是我们的专家曾经推荐的一本书,于是花了些力气看完了,留在脑海里最深的,就是好战略的定义。
好战略的核心包括三个方面:调查分析,指导方针,连贯性活动。调查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分析现状,发现并确认关键问题,指导方针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策略,连贯性活动是真正让战略实现的一系列行动。三者可谓缺一不可。
书中举了不少例子,比如牧童大卫战胜巨人歌利亚,大卫瘦小,没有护甲,面对全身铠甲的巨人歌利亚,如果硬碰硬的话,无异于以卵击石。但大卫灵活,射术好,同时发现歌利亚前额暴露,于是用弹弓发射石子,把歌利亚击杀。
IBM在20世纪90年代面临危机时,郭士纳临危受命出任CEO,之前IBM的主要业务是做政府和企业的生意,提供计算机解决方案,然而当时产业分工的趋势已不可抗拒,有一种观点是应该顺应形势,把IBM拆成很多的独立业务,分开上市,如果这样发展下去,IBM必然会被淘汰,因为力量太过分散,无法形成聚焦,之前的优势变成了劣势。郭士纳的策略则是,他要继续发挥IBM一体化的优势,带领企业从硬件向软件转型,给客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这是充分洞察形势之后,给出的指导方针。同时IBM内部的大企业病非常严重,郭士纳及时地提出客户第一,围绕着客户进行流程和组织的变革,从而快速地带领IBM扭亏为盈,这是连贯性的活动发挥的巨大价值。
好战略的定义,其实也验证了很多坏战略、假战略。
比如,很多人把战略等同于目标,或者抱负。通过几年,要达到多少营收,第几的地位,每年的复合增长率是多少,以为这样的目标拍出来了,战略就有了,其实这种可以说是最差的战略,因为其既没有充分的洞察,也没有找到关键的成功要素,也没有把它分解为可以落地的具体行动。
又比如,很多公司经常说,我们的战略已经非常清晰,老板想得很清楚了,关键是我们团队的能力不足,是战略解码和战略执行出了问题,战略规划本身没有问题。这种战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因为在制定的时候就有明显缺失,没有考虑到连贯性的活动。所以这不是战略规划没有问题,而是压根就不是一份合格的战略规划。真正影响战略执行的因素,比如团队的士气、行动的监控,都还没考虑进去呢。这也是常见的误区。
总体而言,这绝对是一本好书,值得三刷四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