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咖啡节活动 | 一次简单的咖啡之旅
前言
此咖啡活动来源于上篇《另一个故乡:农村咖啡回溯[1]计划 | 人类学的一部分》,另一个故乡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部电影,导演是爱德嘉·莱兹[2]。
土地与劳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土地也是痛苦的、诅咒的,人们在土地中挣扎、生存。如果没有经历过普通的土地劳作,人们总会抱有浪漫的幻想,只有体验过才知道其中的艰辛,不过也能感觉到极强的生命力。
不过在城镇化的当下,一部分矛盾来源于
- 城市的舒适性与故乡的吸引力;
- 人与土地的连接;
- 人与人亲密关系;
- 让我联想在世界各地人们,出生的地方与生命仿佛注定了人命运,人与人的命运并不相同,就像咖啡一样,种植者与饮用者没有共同的命运,但是生命与土地会有其连接感,而有人、土地与劳作成果的地方就是 “另一个故乡[3]”,所以就有了这一个农村咖啡活动。
其中的现实意义
- 主要意义来源于咖啡分享的快乐,地级市以下的乡镇基本没有咖啡馆(除原产地外),人们能尝试自己没有尝试过的东西,分享咖啡的朋友能感觉到分享的快乐。
- 感官上的体验,世界上食物众多,但都有其特别的味道,给更多人一次尝试的体验。
- 探究下沉的咖啡文化,咖啡从进入中国以来,一直与农村(除原产地外)无任何关系,除了没有养成消费习惯外,还有人们不了解咖啡、喝不到咖啡相关。
- 咖啡文化的推广,人们现在面对着更多的选择,咖啡市场会增长,但是消费者也可能会转向奶茶、茶、酒文化当中。
方法
主要器具是:一个普通的开水壶、温度探针、全世界的不同产区的咖啡挂耳、砂糖、牛奶、一个招牌。主要在人流量多的地方摆摊,以分享为主,介绍简单的产地地理信息与表现冲煮咖啡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摆摊卖咖啡的活动全程直播,还会拍摄视频,方便之后剪辑,做成视频出来分享给大家。(实际操作遇到了比较大的问题,因为一个人忙不过来...)

经过
早上起来,就在等我的朋友过来接我,出发时已经是九点,等准备好,摆摊时已经是十点的事情了。一开始摆摊还比较害羞,虽然赶集的人很多,但是极少因为 “免费喝咖啡” 而驻足观看的,虽然我一开始是做好了老太太抢鸡蛋的火爆程度心理准备的。
但是直播也因为太卡了没有信号,换手机直播后,电量比我送出去的咖啡掉得还要快,充电宝被拿走了。只能暂停直播。省下电量准备录制视频或者拍照片。
因为十分冷清,我开始大声吆喝,爷爷奶奶、叔叔姐姐,来喝免费的咖啡吧,在吆喝下有一些老人家因为赶路而口渴领了一杯,但是纷纷反馈:感觉苦得像中药一样,叫苦连天,于是我们赶紧把咖啡分享壶(一个很像鹤嘴壶的不锈钢壶)里面直接加入了牛奶,因为一开始想的是,如果感觉苦,我们再添一点糖(注意糖尿病老人)或者牛奶,以缓解咖啡的苦味。
闹哄哄的人流夹着城管,在交了两次五块钱的摊位费之后,这还是听说我们是送咖啡打折之后的结果。也给城管分享了咖啡,有人尝试,就有人观看,尝试咖啡的人流总是一段段的,因为在老家很少有人喝饮料的习惯,更别说老人家了,路过的青少年很少,大部分都带着耳机,应该是听不到我的吆喝声。
我想象中的丰富的感官体验,很难在咖啡挂耳冲出来的咖啡中体现,因为个人感官体验的不同。从城市里回来有喝咖啡习惯的人,觉得我们冲得太淡了或者奶味太浓了,但是他们是主要尝试者。久居老家的老人家,无论怎么调整,只觉得有强烈或者不强烈的苦味。
在陆陆续续送出了三四十杯之后,已经到了下午一点,赶集的人慢慢散去,我们换到县城中继续摆摊。在县城中摆摊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为有很多喝过咖啡,或者愿意尝试咖啡的青少年与中年人,但是因为温度的问题,冲了就要马上送掉,要不然冷下来,再添上凉的咖啡,只有凉感,更难尝出咖啡的味道了。
于是,我们开始在别人买对联的时候送一杯咖啡。大部分人还是欣然接受了的,我也有机会拍了几张照片。人一波波地来,越来越多的人手中端着一杯咖啡,其中不乏要求续杯和要喝不加奶加糖的咖啡,咖啡虽然苦,但是回味无穷,喝完嘴中还是有一股坚果余韵。这在一个没有咖啡馆的小县城来说,体验还是非常独特的。
体验者也纷纷问我这个活动的意义是什么,我说只为分享咖啡,一次简单的咖啡之旅。也有人问要是想买这些怎么办,我回复道:如果你觉得这个咖啡不错,你可以自己在购物网站上搜索咖啡,现在的咖啡百花齐放,多去尝试,你会找到喜欢的咖啡的。
活动的末尾,有一位体验者,路过说看着你的牛奶就知道你很专业(朝日唯品),她是一位手冲爱好者,我给她冲了埃塞俄比亚的果丁丁与哥伦比亚的咖啡喝,她说:“每次回来都要自己带豆子和器具,这是第一次在家里喝到咖啡。”
此活动,收到很多正反馈,我想这就是这个活动的意义了,分享、简单、快乐。回来时把别人的车刮了,赔了五百。
问题
- 一开始没处理好直播,视频号没信号,公司的哔哩哔哩又没认证,所以只能用自己的哔哩哔哩账号直播了。但是播了一会画面卡成马赛克了,为了保存电量只能暂停直播了。
- 想象中的交流虽然存在,但是没时间拍照和录制视频,很难在一瞬间或者面对面的时候说要给你录制一个视频等,下次类似的活动可以先配置一个全景相机挂在胸前,后期剪辑才方便。
- 风味感官的问题:在人多嘈杂的集市和路边,我只有一次相对完整地介绍了咖啡的处理法与风味,大部分人只能尝出苦和涩味(和水的温度、咖啡的温度、牛奶的温度相关),感觉用一套手冲器具更好,要不然会加深体验者的咖啡苦和涩的刻板印象。
收获
最大的收获来源于分享的快乐,大部分人喝到咖啡还是非常客气的,也有停下来讨论咖啡人,我觉得如果持续地做这样的活动,人们也会越来越了解咖啡,并欣赏咖啡。
还有完成一次完整的摆摊经验,因为虽然做过展会活动,但是在展会上大部分人是带着一定的目的性来的,所以他们也更容易接受咖啡。但是咖啡是朋友们送的,喝咖啡的人也是素不相识的人,两者之间都能感受到这一股咖啡的醇厚感,这也是崭新的爱的分享。我相信今天喝过这些咖啡的人,他们会一直记得这个味道。
老实讲,不管是当时或现在,我都觉得田野工作或其他学术研究,其正当性不在对集体的贡献,而是远为自私的个人成长。学术研究就像修道院生活,专注追求个人性灵的完美。其结果或许会服务较大层面,却不能以此论断它的本质。不难想象,这种观点不容于学界保守派与自诩改革者。他们深陷恐怖的虔诚与洋洋自得中,拒绝相信世界其实并不系于他们的一言一行。--《天真的人类学家》
致谢
感谢这些朋友送来的咖啡,因为这些不同的咖啡,地球村就在眼前,来自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云南、危地马拉、印度尼西亚、巴西的咖啡豆来到了这个湖南的偏远小城
以下排名不分前后:
福康里咖啡、安暖咖啡、唯一咖啡、周咖啡、林先生、小岛工作室、OP.48咖啡、DRIP COFFEE
福康里咖啡、安暖咖啡、唯一咖啡、周咖啡、林先生、小岛工作室、OP.48咖啡、DRIP COFFEE
没有TA们的咖啡就没有这次的咖啡之旅
照片分享
虽然没有录制视频,但是也拍了几张照片,感谢大家的支持!如果之后继续此类活动,会准备得充分一点,谢谢理解。












参考资料
[1]
注释: 前面提到的回溯可能不是我说的那个意思,“回溯”,应该是展望过去,期待未来,回顾,回想的意思。当时我想的回溯是一个穿越性的词,从地球的一块土地到另外一块土地。
[2]
豆瓣链接: https://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41835/
[3]
故乡: 农作物、土地、人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