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旅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想起了余秋雨写过的“文化苦旅”,我就在思考自己的文化之旅。
比如旧金山的博物馆,台北的故宫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上海的浦东美术馆。。。
几个感受
1: 现场的体验和自己看书并不会带来更大的震撼,和泰国的阳光,大海给人带来的震撼比。很多的时候你在书店心平气和的读进去一本书,带来的美的感受,不亚于亲眼看到一幅赵孟頫的字。
我的观点是,现场看一幅“蒙娜丽莎”,不如去看看这本书“达芬奇传”。当然现场看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而要让这种感觉发酵,或者沉浸式体验(immersive experience),那事先得做功课,比如看书。
我给沉浸式体验(immersive experience)下个定义:时空上的唯一一个点,过了这个时间或者空间就再也无法领略了,在这个点上,空间里的每个角落,每种感觉达到最佳。 你的记忆会留存这份美好,但是会失真。 或者叫做Carpe diem,seize the moment. 此刻就是永恒。

2: 印象最深的是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馆看画的时候,灯光调的幽暗,这个灯光下看画,有一种穿越时光到古代的感觉,沉浸式的体验,就像在海边看日出或者日落
3:艺术展,更多的感受是人类的伟大;而看大海,更多的感受是大自然的伟大
4:相比于艺术展,更喜欢去体验当地的人文,比如饮食,语言,建筑,这些是更加现代的东西,毕竟以往的东西,只能追述,望尘莫及。。。
5:在卢浮宫看的雕塑和绘画,更多的感受是,如果可以,希望就自己一个人,然后花更多的时间,每件作品都看看,而不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意义不大
6:作品呱呱坠地的时候,她就是独立的,虽然和作者有前世万缕的联系,但是她有独立的精神和灵魂,你看她的时候,她也在看着你,进行精神交流,“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遇到了她,在那个时空里,只有你和作品,没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