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叙事的一些想法
作品的叙事: 我喜欢这样的题材作品:当个人叙事与公共叙事发生碰撞,个人叙事如何超越公共叙事;或公共叙事如何压制个体叙事,导致个体叙事产生分裂及幻觉,膨胀成某种大叙事。 我还没有哪个作品,是个体叙事超越公共叙事的。 佛道爱说入世出世,仿佛两不相干。其实也有入世而愤世、出世但浮世的人,一群人跌跌撞撞、重章叠唱。真能出入平安吗?反正我做不到。 讨厌电子围猎。 想到一句话,网友在抵制专家带货的帖下评论:“自然科学专家和社会学经济学专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诗的空间感(或曰诗歌的三个维度): 内容框架,时间为经度,空间为纬度。 陌生化的重要性。一旦人的意识变得自动化和机械化,就感受不到以前事物的特殊性。要有空间梯度。 我还没有哪首诗,是空间感强过内容感的。 审美到了临界处,也会囿于形式吗?会的吧。这样才有了多样的叙事和分析法。
大体可归为父性叙事和母性叙事(自创的词,父母,有别于男女)。 千百年的乡愁,大体都是母性叙事,是有神性和深度的。 在西西弗斯的神话叙事里生活,每过一天,就叠加新的异质,拌着血与泪与水的愁与恨,化作给执念赋魅后百转千回的生花笔。而吃人肉的窜货四散奔逃,赤峰人渡河后的短暂假期,谜语人久久迷路在自己构筑的三维空间里。
曲终人不散,江上数峰青。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