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说说反话”,让你成为那个懂Ta的人
百依百顺“舔”不来爱情,被爱的往往是哪些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青玖情感
“海王”的秘笈

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算是“海王”?前天见到了一个我定义中的“海王”朋友。这位朋友不同于常规意义上的“海王”,他带有的更浓的是“万人迷”的气质,以及“妇女之友”。
他身边不乏各类优秀的女性,均对他抱有较高的热情,且对他评价加高。与他聊天之后,我捕捉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这位朋友这么受异性欢迎,并不是依靠外貌或经济条件,而是他与异性交流时独特的角度。
“如果一个人觉得,你能够发现他身上,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面,他就会觉得跟你是一类人。”
这就是他的秘诀。他非常善于在沟通时,找到不同切入点。比如说,当别人在夸奖一位女性的成功与独立时,他则会赞许其身上女性温柔的气质,并感慨其背后的艰辛。
于是,在一百个人中,其他99个人说的话,都已经被听腻了,他就成了最独特的那个。
所谓,“你懂我”的人设也就是这么打造出来的。
人并没有那么独特

你是否觉得“人”是一种很难弄懂的生物。因为,人相较于动物要复杂很多,每个人也都是不同的。
可是,当我们在承认个体的不同时,也要关注到个体之间的联系,及他们相同的属性。
比如,你会用星座、血型、生肖、地域去划分人吗?这些划分方式的存在, 也恰恰说明了,人有着大范围的共性存在。
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就阐述了这种共性的存在。巴纳姆效应讲的是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她,即使这种描述非常冲动,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样的人。
由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就可以基于现有的认知,以及我们的经验,对人们进行一个定性。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方的谈吐,以及Ta对我们分享,来了解Ta内心的需求。如果Ta的原生家庭是缺少认同和爱意的,那么即使Ta外在表现得坚强而独立,内心也是柔软以及缺乏安全感的。
而当我们了解了对方的内心需求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满足他们的需求,展现出自己对他们的了解,来拉近彼此的关系
制造深层次沟通

可能会有朋友觉得,理论说起来很简单,但具体的操作是非常困难的。或者说,如果你自认是个情商不那么高的人,你就可以通过下面这样的方法,来塑造自己更“懂”Ta的人设。
首先,你必须学会观察。即使利用了巴纳姆效应,也并不是简单的反其道而行之,说说反话就能表现得很懂Ta的。“懂”的基础,一定是更好的观察。你需要在沟通中,尽可能多的引导对方去表达自己。一切信息都是可以被整合运用的,比如对方的爱好、工作、理想、家庭情况等等。不要做无营养的聊天,想要拉近关系你需要有效聊天。
接着,你就可以进行语言的切入。切入点,就要是别人没有发现的地方。比如,Ta孤单的一面,柔弱的一面等等。要注意,这个切入点一定是对方最需要的,切入的语言一定要是温和的。我们要达到的效果是表达认同和理解,而不是往对方伤口上撒盐。你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然后通过试探性的语言,去提出你可以满足那些需求。如果在这个表达的过程中,对方表现出了明显的回避和排斥,就要立刻终止话题。
最后,你需要帮助对方加深对目前这个人设的肯定。如果在你的理解中,对方是外柔内刚的,那么你就可以通过赞美、肯定的语言,让对方认可这个人设,并在反复沟通中,不断地加深。对方对你给Ta塑造的人设越认同,对这个人的认同感也会越强。

爱,一定是基于理解之上的。想要一个人爱上你,起码你要做到先理解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