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成长,行动改变认知
【早上在医院排队候诊,静思昨夜今晨思想之变化,似乎感到自我意识裂变的声音,以为记】
昨天家里又因女儿的教育爆发了争吵。老婆花了很大心血去教女儿口语,而女儿似乎一直没开窍,总是难接受。而我因鼻腔不适,很早就卧床休息了。到了晚上11点,卧室外面传来老婆越来越激烈的打骂声、女儿越来越持续的呜咽声,我在卧室大声劝阻了一下,让她们早点休息。我这一声劝阻,增加了老婆的心理负担,让她变得更狂躁,打骂声更加激烈;这一声劝阻,也似乎让女儿看到了希望,用眼神跟她妈妈对抗。 卧室外面的争吵持续了快1小时了,我不得不起来,想去做一个和事佬。之前跟老婆达成协议,她教育小孩我是坚决不插手的。可是,每次遇到这些的场景,我总是难以抽身而出,置之度外。每次都是先心疼女儿,总担心她挨打、挨骂,觉得她还小,更应该受到保护,会试图跟老婆讲道理。但是老婆意志非常坚定,对她的学习投入了太多精力,总觉得自己全身心投入得到的却是女儿一窍不通,现在老公还针对自己,更加委屈,内心情绪也无处发泄。而我此时的心理天平又会倾斜,开始跟老婆在一边,教育女儿…… 每次到这时候,家里成了三国杀,我不知道怎么办。每次争吵,我又担心女儿心理受伤害,又担心老婆身体受不了,害怕母女之间加强对抗。可是,每次争吵结束,母女感情又很好,两个人又很排斥我掺合,觉得这是她们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很多时候,我是纠结而痛苦的,经常避而不见,再就是在家里发脾气、放狠话,我要一个人出去住,实在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反反复复出现的情形。 我最怕的是晚上争吵,女儿会赌气在床上默默流泪;而老婆会一晚上不睡,不停地唠叨,觉得自己很失败;而我很想赶紧睡着,不理不想。她们母女的个性都很强,这时候是不会妥协的。没有办法,只有我再去一个个安抚。先试图去理解老婆,安抚她的情绪,她付出了很多,需要人的理解。很多人不理解鸡娃,但是我是支持他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社会资源有限,不拼不抢不挣,怎么办呢?但是,我也希望她能控制下情绪,不要像洪水一样宣泄下来,怕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 哄完老婆,再去哄女儿。女儿现在有很多小心思,当着她妈妈的面,不敢怎么反抗。对着我是很霸道蛮横,很有反叛精神。另外她的个性跟她妈很像,这口气是需要找到出处的,一般晚上是哄不好的。她会在第二天早上把这些情绪发泄出来,她有一个日记发泄本,也经常写一些小纸条。我也是她的情绪垃圾桶,她觉得我不应该出来插手、我不应该把她的小秘密告诉她妈、我为什么会吼她?为了卸掉她的情绪,我会给她买个小玩具,带着玩个小游戏,甚至让她假装打两拳,让她把情绪化解掉。 但是,现在她大了。我还是希望她能明白父母心,我告诉她,昨天她睡了,她妈妈熬夜到3点,还在给她备课。但是,她似乎听不进去。我又跟她讲,爸妈只有你一个孩子,妈妈有时很生气,骂你是“废物、猪”,不是因为你真笨,而是她觉得你不应该笨;不是不喜欢你,恰恰是太喜欢你,她的世界只有你,不让爸爸参与你的教育,因为她觉得自己你是她的作品,她要认真地雕刻你。 说完这段话,她没有正面回应我,而是让我把她的练习册拿出来,她要在地铁上写作业。我说妈妈交代了,让你在地铁上趴着睡一会,别做题了。女儿用轻蔑地眼光看了我一眼:你以为我在地铁上不做,到学校能做完?你以为我在地铁上睡了,任务能完成? 这一刻,我突然和解了。我想每个人都是纠结中挣扎,对抗中成长。如我看到她们争吵,很有情绪,巴不得摔门而出,离这家远远的。可是,马上又冷静下来,去安抚她们;老婆看到女儿不操心、不上心,什么狠话都冒出来,可是,马上又去备课,又强压着怒火去给她讲题。谁不是边郁闷边坚持,边抱怨边行动呢? 那我们到底是要看到“最后的行动”,还是同化她“内心的思想”呢?我给女儿讲这些,试图从心理上影响她,同化她,让她珍惜父母苦心。可是女儿的对抗,不服气,其实也是试图从心理上影响我们,同化我们,让我们知道她学的有点痛苦。可是改变人的心智模式,需要时间太长了,我也是近几年,才明白以前父母的苦心,正所谓“养儿方知父母心”。 目前我们三个人的心肯定是不可能统一的,因为每个人对教育的认知、立场、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不妨碍我们朝一个目标行动。我半夜给老婆盖了被子,老婆早上给女儿扎了辫子,女儿自觉地拿出了练习册,这已经是在用行动修正认知了,我想这就够了。 以前,我总是觉得要从“心”改变,由“内”而“外”,试图去改变对方认知,从而让对方自发行动。不管是对女儿、对老婆、对员工等,都是苦口婆心,觉得自己“明明是为她们好啊”,为什么都听不进去呢? 现在我明白了,人只有自我和解,每个人都无法改变别人的心智模式,只有自我才能改变。而心智模式的改变是缓慢的,有时是几十年,也有人一辈子都无法改变。但是这些独特的心智模式恰恰是自我意识的体现,也是自我区别他者的重要特征,更是自我寻找的社会坐标。 所以,我们更应该“求同存异”,更加关注“实际行动”,而不是试图关注“她在想什么”。老婆、女儿的认知不可改变,但是她们已经朝着既定目标行动了。员工在想什么不重要,重要是按照公司既定方向在行动了。 注意用“行动”修正“内心”,而不是用“心”驱动“行为”。是为记,以自勉!
逍遥客乐逍遥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教育分歧的背后:我们都在学着成长 (2人喜欢)
- 隐忍的力量 (1人喜欢)
- 方寸之间见天地 (2人喜欢)
- 在城乡奔跑的中年思绪 (1人喜欢)
- 当下的幸福 (1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