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命运啊
今年过年,已经是我婚后第二年了,年前从漂泊的城市回家之前,父母家人就一遍遍地问,什么时候回来?我也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回答着,但是这个日子对于他们好像意义不大,因为结了婚之后,我先要回的是婆家。
临回家前,我爸再次询问,我告诉他回去的确切时间之后,他便说出了心里的想法,想让我回去之后回我家一趟,给我过个生日,因为我的农历生日就在过年前几天。我心里清楚,过生日是借口,(我们家只有我一个人过生日)只是对于他们而言,很难说出口“我想你了”这种话。我盘算着回去一趟的麻烦,没有当即答应,但是又何尝忍心让他们失望,心里已经决定了年前回去先去一趟,年后再去一趟。
回到婆家的第一天,给我爸打电话确认明天回去,他说什么时间,他要去买点菜,我说早上早点过去,他说好,一会就去买菜。过了一会,电话又打过来,说他还要去买蛋糕,问我喜欢吃什么口味的,有巧克力的,还有别的。我说都可以,然后就猜到了他肯定会买巧克力的,因为他只说了这一个,而实际上我根本不喜欢吃蛋糕,甚至根本不喜欢吃甜食。
说完电话挂掉,后来我才想起来,口味不重要,蛋糕的尺寸也忘记提醒他了。果然,第二天,回家去取蛋糕的时候,他买了一个最大号,外面粘了一圈红色的巧克力,上面摆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感觉再加个寿桃就直接可以拿去祝寿了。我一直感叹怎么这么大,根本吃不完,我妈也说不大不大,但等实际吃的时候,都傻眼了,一家人一起吃都解决不掉一半的量。
我家是完全没有仪式感的家庭,每个人都朴实的要命。因为我妈有高血糖,不能吃蛋糕,她觉得我们吃就好,然后就一直在厨房忙活不过来,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老家天气冷,他们觉得凉也不太想吃。吃完晚饭后等了半天才把大家都叫过来,没有点蜡烛,没有许愿,没有唱生日歌,甚至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就这么打开,切块,分给每个人。我在切的同时,我妈扔给我两张卷在一块的人民币,说祝我生日快乐,我什么也没说,放在桌子边,继续切蛋糕。
事后作为一个旁观者看这一切的时候觉得滑稽又可笑,又特别的笨拙。但是这就是我们家,我在这样的家里长大,长成如今这样的性格。
过年期间,我爸一直在发愁我弟将来的出路。一个00后,初中没毕业,已经到处打工进厂好几年,没攒下什么钱,出门还得问父母要。这样的人生,虽然还没开始,就会让人觉得已经没戏了吧。这就是我弟,因此我爸格外的发愁,竭力想让他学门手艺,学是学了,但因为需要看书补充理论知识,我弟半途而废了,但我爸不甘心,然后父子两人就这么耗着,说不上三句话就要吵架。这中间,我爸妈偶尔也会吵起来,当晚上十点多我爸给我打电话抱怨自己有多难,事情都不如意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说你别管他了,管也管不了。然后挂了电话,嚎啕大哭一场。
大年初五,我妈已经坐上了出门打工的车,因为年纪大了,活不好找,只能早点走,不指望能进个好厂,能找到活就行。初五早上从家出发,先到市区,下午从市区出发去广东,放在平时,车子也要走上一天一夜,而当时是春节,不出意外的堵了,一直到初七早上才到。这中间,路上有多难受堵过车的人都知道,但我妈从不会抱怨,只有在到了之后,厂进不去的时候,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也在尽量自己想办法。
今年疫情刚放开,从各个落后农村出去打工的人太多了,廉价的年轻劳动力纷纷涌进工厂,像我妈这种超过50岁年纪的人通通被拒之门外,一直到初九,我都上班好几天了,打电话询问情况时,我妈还没找到一个能进的厂。我无法想象出对于一个手机都玩不利索,出门连导航都不会的农村中年妇女在这种情况下该何去何从,后来不知道怎么联系的,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接收的她小厂,一开始我不知道有多小,后来听我爸说只有10个人不到,我脑海里立马涌现出《梁庄十年》里作者在广东开服装厂制衣厂的那些老乡开办的工厂,有些画面感了。
询问上班情况,得知是两班倒,八点到八点,十二个小时的白班和夜班,一开始给她排了夜班,我妈觉得不行,领导说不好协调,她就勉强上了一次,身体实在吃不消,申请调班,才给她换成了白班,而白天,也是漫长的12小时,好几次,我劝她不然回家吧,这活干不了。她不甘心,跑这么远,坐车受这么多罪,花了几百块钱了,路费总得挣回来,我知道,我劝不动她。
再问别的,厂里一天管两顿饭,午饭和晚饭,没有早餐,而附近最近的早餐店也有一段距离,是一家卖肠粉的。然后我妈想让我给她网购些早餐麦片、饼干之类的东西早上吃,我买了,但是快递还要好几天,怕她早上饿着,又想起来可以叫外卖,然后又在超市买了半日达,面包、豆奶、火腿肠、茶叶蛋之类的给她送过去,心里在想,这该是怎样的生活呀。
2.14,是情人节,也是我的阳历生日。年前在家已经过了两遍农历生日的我,对这个日子没什么感觉。刚工作时对自己的农村出身有羞耻情结,身边的人多数来自城市,部分是留学生,都有着不错的家庭背景,让刚毕业本就自卑的我更加无所适从,于是跟大家说的也是我的阳历生日,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好记的日子,也能让我的实际年龄小上一岁,一点来自年末出生人口的小侥幸。
晚上,从外面吃完饭回来,刚工作时结交的朋友发来祝福,我感动万分,年纪大了,看点什么都会流眼泪。她在日本读博士,应该是放寒假了,正在云南玩,之后还要回日本上学。好多次,她邀请我去日本玩,去北海道看雪,去看花火大会,今年还计划去北极看极光,邀请我加入她们,我愣了一下,佯装兴奋地回复她:好的,我努力,先定个小目标。

但其时,我心里知道这些字眼都与我无关,很长时间以来,我每天都在盘算着再攒多少钱可以fire,我厌倦了上班如坐牢的日子,厌倦了为了几两碎银消耗自己的日子,我看书,看小说,看文学故事,某种程度上是在给自己造梦罢了。
从刚工作的时候开始,我就已经在逐渐接受这种种参差了,所以后来发生的事情不会再对我造成特别大的冲击。我也清楚,正是因为这种种参差,世界才会如此复杂,如此丰富,有富有就会有贫穷,有幸福就会有不幸,有得意就会有失意,它会体现在不同的人身上,或者同一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只是我总是不碰巧罢了,不过话说回来,我也不够努力,我目前所得的,都是我应得的,不论好坏。
每每想到这,我就会想到自己的命运,命如草芥、如微尘、如浮木,这些字眼都是不同人的人生。而我的人生,也大概可以预见了,只是,还要用每一天每一天,去书写它,幻想着以后会有不同,又害怕会有大的变故,我是个胆小的人,勇敢和我从来没有关系,这样的人会让人很鄙视吧,但没办法,仅仅是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