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森林冬日游
元旦一过,我们就开始计划春节去西双版纳的旅行了。当时一看酒店价格,哇,高档的要八九百,中等的也要四五百。我们订了两家酒店,分别是400一晚和550一晚,而到了临近春节时,这些酒店的价格都涨到了四位数,我们赶上了最火爆的一次西双版纳春节旅游季!
不过,回顾整个旅程,除了在原始森林公园,其他时候我们都没遇到拥挤的状况。其实,即使在人气最旺的旅游地,人群聚集的时间和地点通常也只有那么几个。只要想办法避开,总能收获清净的旅途。
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
西区:奇花异木赏不尽
这是国内最大的植物园,我们玩了整整两天,也没有穷尽每一处园区。植物园西区是人工规划的景区,里面分布着十来个小园区。这里有许多奇花异卉,比如听到音乐就会动起来的跳舞草(1月天气寒冷,跳舞草反应没那么灵敏,要到下午3点后才会“跳舞”),能捕虫的猪笼草(分泌消化液将虫子分解掉),叶子形态颜色像花瓣的叶子花(这样才能招揽昆虫来帮它传粉)……


奇花异卉园是游客最多的地方之一,但只要稍稍避开旅游团聚集的地方,就能找到清净,还能独自邂逅神奇的花草。我就在一小片无人问津的地方看到了大含羞草,捏一把叶子,它真的会合拢!

如果你再走远些,绕进了苏铁园、榕树园、树木园,那更是清幽的所在,万名游客都消失了踪影(这个春节期间,植物园一天的游客量一万都不止)。在这些树木的园区,热带雨林的气息扑面而来。那些高耸入云的树木、硕大无朋的叶片、随处可见的蕨类植物,在在让我这个生活于温带地区的人感到新奇,感叹热带植物旺盛无比的生命力。



时值中午,浓密的树木园区突然明亮起来。西双版纳和云南其他地方一样,日夜温差大。上午9点刚到植物园时,穿着厚夹克和厚衬衫的我冷得直抖。天气预报每天都报晴天,但其实每天都到快中午时,太阳才赏光露脸。在雨林中,阳光一点点洒进来,地上出现了斑驳的树影,满眼绿色更加明亮,也更加丰富。再过一会儿,日上三竿、艳阳高照,季节从深秋切换到初夏,在阳光下只穿一件长袖T也觉得微热了。



百花园是另一个游客聚集的区域。不过百花园比奇花异卉园的区域大得多,湖中栈道、植物迷宫、热气球区……随便拐两个弯就远离了人流。1月不是赏植物园的最佳时节,在百花园中能更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随处可见的标识牌告诉你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花,然而很多时候你能看到的只是绿色。脑补一下四五月的百花园,定是春花烂漫、满园芬芳。


尽管如此,在1月的西双版纳植物园,你能看到的花远比其他植物园多,它们更多时候隐藏在树叶丛中,等你一转身、一回首时与它邂逅。花朵上还有细密的一层白色露珠,用手轻轻一抹,没有一粒尘埃。对于刚从雾霾笼罩的都市飞来的游客来说,这体验也是久违了。



园区与园区相连的区域更显清朗(大部分游客坐电瓶车去园区),而这些地方也有很多可以细品的风景。

从热带雨林博物馆往西行,会经过长长一段曲折的湖中栈道。栈道上方是藤架,现在藤架上只有不算浓密的枝叶和枯萎的花朵,可以脑补一下藤蔓植物盛放时的美景。

湖中的莲叶已有一半枯萎,但仍有各色莲花点缀湖中。有一朵不知名的花儿娇艳欲滴,给游客提供满湖鲜花时的想象。


湖边有槟榔榭、听雨阁,亭榭中还有经过设计的科普展示(一处亭榭中设置了五六个多层抽屉,每层抽屉拉开,是一幅配有图文的植物讲解。这里成了皮皮做游戏的好地方)。

此外,百竹园的清幽、榕树园的异木、水生植物园的开阔,都让人流连忘返。如果你热爱花草树木,光是植物园西区,都值得细赏一两天。


夜游:虫鸣星辉初相识
夜游植物园是个很有特色的活动,需要提前预约。考虑到春节的火爆,我在1月初就电话预约了大年三十的夜游(植物园公众号上有夜游预约电话)。大年三十当天,讲解员加了我的微信。

晚上7点,我们如约来到植物园西门。这时天色还是黄昏,我们这一行有6个人(这天晚上夜游的人不少,我们遇到了几十个),讲解员带我们来到昆虫栖息之地时,天已全黑。讲解员拿着手电筒,四处搜寻昆虫的踪迹。

1月不是万物勃发的时节,我们花了大约1小时时间,只找到了巨蟹蛛(其实蜘蛛不是昆虫,它属于蛛形纲,与昆虫纲并列)、竹节虫、叶甲、蝽象、鼻涕虫这几种。但对于日常只能见到蚂蚁蟑螂蚊子苍蝇的都市人来说,这体验已足够新鲜。

讲解员很专业,博物知识信手拈来:蜘蛛怎么织网、不织网的蜘蛛有多少种、鸟儿怎么筑巢,见到什么就能讲解什么。在黑暗中穿行的过程中,螽斯一直在我们耳旁鸣叫,仿佛回到了童年的夏夜。不,童年时也没有这样刺激的体验,本来害怕黑暗的皮皮在夜游中一直很兴奋,他后来说整个版纳行中最让他难忘的就是植物园夜游。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片空地。抬头一看,满夜星辉!讲解员用激光笔指向夜空,教我们辨认猎户星座。我视力不佳,星座中的好些星星都看不见,只有猎户腰带上三颗耀眼的星星看得特别清楚。

其他夜游的人也聚集到了这片空地上,大约这是个观星的好地方,几位讲解员都在教大家辨认星座:金牛座、大熊座、小熊座……如果没有讲解员,我们看到的只是满天繁星。不过,光是繁星,对都市人来说已是奢侈的美景,我仰着脖子看了好久也看不够。走出植物园已是晚上8点半,我们还依依不舍地看着星空,想把它铭刻在脑海中。

回到主街上,到处烟花绽放。一个骑着电动车和我们相向而行的当地人兴奋地朝我们喊:新年好!这真是一个特别的除夕夜。

东区:去往热带雨林
植物园东区分为两部分:热带雨林、绿石林。大年初一早上,我们从植物园西门步行到了东区和西区的中转站,在那里坐上去往东区景区的摆渡车。我们在热带雨林下了车(摆渡车先到热带雨林,后到绿石林,但司机会直接把车开往绿石林,所以如果想先去热带雨林或只去热带雨林,要和司机打招呼),初进景区时还有一二十个游客,深入景区后游客分散,大部分时候只有我们三人。

热带雨林是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各个垂直区域的生物都在想尽办法争夺珍贵的阳光雨露,于是诞生了绞杀榕、大板根、老茎生花等等自然奇观。最奇的绞杀榕是一棵高耸入云的“空心树”,树根里面可以站上三四个人,抬头仰望从低空到高的奇观。大板根更多见,为了从浅薄的土壤中充分吸取养分支撑高大的身体,原本细弱的根长成了板状,谁说植物与世无争呢?在这幽静的森林中,其实处处隐藏着勃发的生命力和生杀激烈的自然大戏。


热带雨林中高大的树木和宽阔的叶片遮天蔽日,温暖不足,阴凉有余,我走了一个小时也没脱下毛衣,尽管阳光早已透过缝隙疏疏落落地洒了下来。

耳旁一直伴随着鸟鸣,反而更衬出森林的寂静;眼前一路皆绿,在似乎一成不变中又有着丰富的变化:左手边是刀削斧砍般笔直的树木,右手边是缠绕蜿蜒的枯藤;抬头是望不见顶的乔木,低头是细细密密挨着的小白蘑。景区深处名为“梦幻雨林”,一边是栈道,一边为小道。这里只有我们三人,身处其中,确有如梦似幻之感。




出了热带雨林(大约中午1点半),又回归人间的热闹,入口处比我们刚来时游客多了不少。在这里等了十几分钟上摆渡车,去往绿石林景区。这时已是下午两点半,没想到绿石林入口处的游客就颇不少,整个绿石林景区的游客都比较多,几乎是我们在植物园的两天游客最多的地方。

热带雨林景区都是平路,绿石林就要爬山了。山上的绞杀榕、缠绕的枯藤和热带雨林相似,但气势似有不足。山顶的望江亭可以俯瞰南班河,除此之外,绿石林没有多少特色,加之游客的喧闹,体验比热带雨林差了很多。

出了绿石林,直接坐摆渡车到植物园西门,两天的植物园之旅结束了。我们都意犹未尽,希望能在某个繁花似锦的春夏时节再来造访。


曼贺纳村:阳光轻洒的午后
“曼”在傣语中是“村落”的意思,因此,在西双版纳,遍布着几十上百个以“曼”字起头的傣族村落。其中,曼贺纳村就在景洪市区内,离我住的泼水广场不过十来分钟车程。

景洪市区的公共交通不发达,我问酒店前台怎么去曼贺纳村,身后响起一个声音:“我带你们去,10块钱,包来回,还给你们请个免费向导。”我十分惊喜,赶紧和这位杨先生约时间,他却犹豫起来。我说第二天上午10点到10点半出发,他不置可否。
第二天,我如约下楼,杨先生也在,但他看到我就连连摆手:“我现在很忙,你们自己打的过去吧。”我只好和皮皮爸爸走到马路上去找公交车站,却有些不得要领。过了一会儿,杨先生看我们还没找到车,说:算了算了,我带你们去吧。
到了村寨入口,杨先生到一个工作人员那里登记车牌,大约是因为他拉了游客来,要给他提成。他指着一个身穿民族服装的女性对我们说:“这是讲解员,你们跟着她走,不用收费。”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讲解员都是村里的村民。村寨要求每家出讲解员,轮流排班,给游客免费讲解。村寨的入口处很热闹,左手边是银饰商店(后来我和几个的士司机说起曼贺纳村,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哦,那个卖银饰的村子),右手边是长排摊点,兜售各种傣族工艺品。再往里走,就是村民的住家了。



傣族民居的一楼不住人,敞开式,只修了几根柱子,一般作为仓库,二楼才有房子(这有几分像吊脚楼)。讲究的房子有几层屋顶,檐下有细致的包金装饰,檐顶有孔雀装饰。家家户户都种了花草,有的放在地上,有的吊在屋檐下;有的是鲜艳肥厚的多肉植物,有的是姹紫嫣红的藤蔓植物。在阳光的照耀下,赏心悦目。有一家的屋檐下挂了一排珠帘似的藤蔓植物,我问讲解员这是什么,讲解员答得妙:一帘幽梦。



在居民楼后面有一座小山坡,山上是村里的寺庙。讲解员说,傣族的每个村子都有寺庙,傣族男孩到了一定年纪就要去寺庙修行,就像上学一样。我问讲解员有没有孩子,她笑着说:“我都50多岁了,生了三个赔钱货(傣族男孩结婚后,到女方家里居住,所以他们把男孩称为赔钱货),最小的都读大学了。”讲解员还告诉我,傣语和泰语同源,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他们和泰国人交流没有问题。



到了中午12点,讲解员说:“我要下班了。”原来村民们协商好了,讲解员也好,卖工艺品、银饰的售货员也好,统一12点下班,下午还他们自由身。


别过讲解员,我们找了一家叫作“喃财小院”的餐厅坐下。这家小院和傣族民居一样,一楼是架空层,作为厨房;二楼才是客人就座的地方。木质结构的小院很别致,二楼要脱鞋入场,地上铺了图案繁复的花毯,还有可坐可躺的靠垫,非常舒适。皮皮遇到一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两人在嘎吱嘎吱响的木地板上追逐游戏,玩得不亦乐乎。我喝着袋装的老挝冰咖啡,盛午的阳光洒在铺着花桌布的餐桌上,十分惬意。我们在这里消磨了两个多小时,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中午。



下午,我们继续往村寨深处走,没想到越走越有新发现:几家民宿出现了,一家雅致的“纳音书屋”出现了,书店里的小黑板上写着傣语课程的时间安排,几个中青年女性似乎正在讨论什么。店员示意我们这里得有消费才能坐下,皮皮却赖着不走。我们只好离开,让皮皮一人坐在书店里看书。



继续往前走,有一段上坡路,坡顶上是一家规模不小的高级民宿。里面有院子,有停车位,有网球场,有咖啡馆。院内有茂盛好看的植物,还有精致的佛像。在最高处,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正在拉小提琴,面前摆着谱架,旁边不知是妈妈还是老师正在指点他。



这里也是个非请勿入的地方,居住其间的人们有种莫名的疏离感,而我们就是贸然闯入的不速之客,只好静悄悄的,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我想到市区里喧闹的游客,他们和这间民宿的住客虽处同一小城,却仿佛不相干的平行宇宙。民宿的名字我忘了,只记得有个“隐”字。

要离开曼贺纳村时,已近下午5点。太阳的威力越来越大,已经颇觉得晒人了。我们走了好一会儿才看到一辆空的士,我赶紧拦下。司机说:“打表价加10元。”我连连点头,这是这几天唯一一个愿意打表的司机。上车后,司机又说:“我就住在村里,我先回去拿个苹果吃。”我只好同意,司机开到家门口,让家人给他送了个苹果出来。他边吃边说:“这天气可真受不了。我本来准备回家休息的,是看到你一个人带着个娃(当时皮皮爸爸正好没和我们走在一起),蛮辛苦,才停下来载你的。”司机说的应该不是假话,第二天我们从原始森林公园坐的士回酒店,司机刚在路上向同行抱怨今天赚得不多,等我们到了目的地,一个人急着过来坐的士,司机却摆手说:“我累了,要回家休息,不做生意了。”我想:大约是过于丰厚的自然资源造就了西双版纳人闲散安逸,不争抢亦缺少奋斗的个性吧。


原始森林公园:人多!人多!人多!
原始森林公园是西双版纳开发得最早的景区之一,它离我住的泼水广场有9公里,已经属于市郊。大年初三上午8点,我拦了一辆的士去那里,司机叫价60元。我说:“可真贵啊!”司机回答:“贵?再过一个小时,我就要叫价100多元了。”
快到景区入口处时,已经可以看到广场上有不少游客。我们深知游客会越来越多,快步入园,十几分钟走到了金湖。湖边的看台是看孔雀放飞的,这是原始森林公园最有看点的项目。孔雀放飞一天有五六个时间点,第一场是上午10点。此时是9点十几分,看台上已经有一些人坐着在等待了。
皮皮非要加入等待的队伍,我们只好挑了个较好的位置坐下。和下午相比,这时的游客可以说是很少。过了约莫半小时,湖边的一间餐厅突然起了喧闹声。我们还以为是表演的演员要上场了(孔雀放飞之前,会有一段歌舞表演),其实是拥挤的餐厅里,两个游客为争抢座位,高声吵架,乃至要动手。
10点,湖上移来了几个舞台,广播声响起。抬头一看,偌大的湖边全都已经挤满了游客。这段低配版音乐剧似的表演展现的是公园入口处壁画讲述的孔雀公主的传说故事。到高潮处,湖上喷泉不停变换(暗合傣族的泼水传统),越喷越高。阳光普照下,喷泉边缘处一次又一次形成了彩虹,引起观众阵阵欢呼。


表演结束,孔雀放飞要开始了。在观众看台和湖之间有一片长条形空地。几个工作人员站在空地上,吹起哨子。在哨声起伏中,对面远处的山顶上,孔雀们源源不断地飞出,落到我们面前的空地上,整个过程持续了5分钟左右,最后有上百只孔雀在空地上闲庭信步,啄食食物。

看完孔雀放飞后,顿时感觉游客多了起来。我们沿着山路继续往上走。山路不宽,又没有专门的人行道,游客不知不觉地就走到了路中间,源源不断的电瓶车就不停按喇叭,把行人往旁边赶。

走到九龙飞瀑处,这里有民族器乐表演。和孔雀放飞一样,也有几个时间点。这里的坐席就是几排长凳,不像孔雀放飞处的看台那么正式。因此后来的不少游客就站在第一排的两侧,并且渐渐向中间靠拢,完全遮挡了坐在两边的游客的视线。我们就坐在第一排的侧边,开始我不断提醒站在前面的游客往旁边让,到后来越来越多人往前面站,往中间挤,我喊也喊不动了。还好有些游客看得不耐烦了离席,我坐到了第一排中间的位置,皮皮则在最前排蹲着观看。 器乐表演质量一般,唯一惊艳的是吹奏叶子。那叶子也许是特制过的,声音响亮又俏皮。

中午12点,我们走到雨林文化广场,再往里走,就是原始森林区域。在森林中走了一小段,我们萌生了退意。游客太多,兴致全无。当我们1点半回到孔雀放飞的金湖边时,和我们相向而行的游客已经达到接踵摩肩的程度。再往外走,还有更多更多的游客在进园,实在恐怖。

出园后,我们找到了公交车站,这里有唯一一趟公交车Z21。车站前游客们排起了长队,一位游客说刚走了一辆。我关注过景洪市公交集团的公众号,上面发了春节公交的安排,里面提到Z字头公交在春节期间发班时间是1到1.5小时一趟。而且主马路上已经堵成长河,更增加了下一趟Z21时间的不确定性。正排着,一个人走过来说:“去告庄,60元,走不走?”马上有几个人响应,那人说:“好,只能坐下4个人,走吧。”其他人都有点后悔没有及时应答。我劝皮皮爸爸不要等公交,直接去马路上拦的士,皮皮爸爸觉得应该很难。
后来我们还是去了马路上。我沿着车流方向一路小跑,想赶在其他游客前拦到的士。跑了半分钟,看到一辆的士,上面还有乘客,我猜肯定是去原始森林公园的,连忙对司机说:“我要回市区。”“60元。”“好,让我先上来吧。”车上坐着两名男乘客,他们竟然说武汉话。这两位武汉老乡神态慵懒,好像完全不知公园里人山人海的景象。想到他们五六点出园时这里的情况,我都替他们担心,告诉他们要早点叫车。
终于,在下午两点多钟时,我们逃离了原始森林公园。司机说:“3点后就不会有的士来这里了,太堵了。”得知我们要去的是泼水广场,而不是告庄,司机表示要加20元,我自然马上答应了。
西双版纳的喧嚣与寂静
春节期间,据说西双版纳接待了两百多万游客。除了原始森林公园,大年初二晚上,我们在江边夜市也见识到了挤得密不透风的游客阵仗。至于令人闻风丧胆的告庄,我就没敢去,只在江这边遥看了它的璀璨夜景。


在西双版纳的最后一晚,一对衣着简陋的老年夫妇到我们酒店来问房间。“今天没房了,明天有房。”前台说。“多少钱?”“标间1200。”这也是喧嚣的一个侧面。然而,无论何时何地,喧嚣都只集中于某些地方,只要你背道而驰,随时能捕捉到清净,甚至寂静。
我们在泼水广场住的一佳酒店在勐海路上。往北走几百米,一条不知名的巷子里,有家叫中缅缘味的餐馆。他们家主要经营米线,不管牛肉米线还是牛杂米线,没有超过20元的,而且料足汤浓,我们连着吃了两天。我问老板:“你们早上几点开门?”“很早,六七点就开门了。”


这回答让我安心(第二天我要早起,怕他们家还没开门),却又微微心酸。想到大街上随意加价的的士司机、包车司机,这位勤勤恳恳的老板赚的是利润微薄的辛苦钱。
不过还有更让人感慨的。在植物园的最后一个傍晚,我们一边在餐馆吃饭,一边着急怎么去市区。皮皮爸爸在高德地图上叫车,叫了半小时也没司机应答。一位老婆婆走过来兜售商品:“买个大象纪念品吧,1元1个。”老婆婆头天就来兜售过。皮皮爸爸低着头,忙着加价,加价也没司机应答,后来还是找酒店前台要了几个包车司机的电话,一个司机开价200多元,把我们送到了市区。卖1元大象饰品的老婆婆,则始终无人问津。司机把我们送到市区大约一个小时,而老婆婆不知要花多久,才能卖出200个不吸引人的大象饰品。
扯远了,说回清净吧。逃离了原始森林公园后,我们在景洪的老城区逛了好几个小时。老城区有许多小街小巷,这里几乎没有游客,行人都很少,百万游客消失了踪影。街边满是高大挺拔的椰子树、贝叶棕,它们头顶白云,脚下是穿过缝隙洒下的阳光,看着惬意宜人。


走在老城区中,就能感觉到景洪还是一座小城,有着小城特有的或古旧、或有趣的细节。街边时不时就有一座廊亭式的公共洗手台,水龙头的开关不在龙头边,而在脚边,脚踩水来。皮皮很喜欢这种公共洗手台,玩得不亦乐乎。好几家幼儿园和商铺的门口都贴着“小心椰子掉落”的标牌,我们还真赶上了树上果子掉落的情形,旁边的本地人说那果子是可以吃的。


傍晚时,我们走到了西双版纳民族风情园。简陋逼仄、无人值守的大门透露出这是一个没落的景区。进大门后百米处是西双版纳解放纪念碑。我们坐在纪念碑前的台阶上休息了半天。就连这个没落的景区,此时也有稀稀落落的游客。一个小朋友因为妈妈不愿抱他下楼梯,哭得惊天动地,还让我误以为他找不到妈妈了。

这里无端让我想起童年时周日在公园游玩的情形。我的童年在90年代,一周只休一天。周日傍晚在公园,也是这样三三两两的游客,夕阳提示我周末余额不足,爸妈则反复提醒我跟紧他们,以防走丢。

或许是因为这里有90年代的气息,街边老旧装修风格的酒店和政府办公楼、凋敝寂寥的景区,既陈旧、又闲适。而它们与彻夜笙歌、高楼林立的告庄同处一城,相隔不过3公里,这可能是中国才有的奇景。





大年初四早上7点,我们在黑漆漆的大街上拦了去往火车站的的士(这里天亮得晚,每天7点半到8点天才亮)。火车站内熙来攘往,一片繁忙。火车缓缓驶出站台时,窗外的西双版纳似乎才刚从睡梦中苏醒。再见,西双版纳,希望与你重逢的时节,再没有过度的喧嚣。

正文没提到的实用攻略
吃
植物园附近:海仑假日酒店旁边有家川香渝味餐厅,味道还不错,也有蒸鸡蛋、土豆丝这种小朋友能吃的菜。过年这几天它的价格每日看涨,都没有菜单,店员口头报价,但还没到不能承受的地步,两大一小170-180元的价位。

泼水广场:勐海路上的老字号4号包浆豆腐美食城以吃烧烤为主,推荐,生意也好。


住
植物园附近:海仑假日酒店。酒店设施还可以,走路10分钟到植物园西门,价格会比植物园里面的王莲酒店便宜不少。
植物园
1. 植物园的门票只在当天有效(当天夜游的话,不需要单独买门票)。我们玩了两天,买了两天的门票。
2. 植物园的电瓶车分为西区和东区的,可以单独买其中一个区的电瓶车票,也可以买全园的。我们第一天只买了西区的,第二天只买了东区的。第二天我们步行到中转站去坐东区电瓶车,也不算很远,大概走半个多小时。我们边走边玩,把西区的百花园又逛了一遍。回来时电瓶车应该只把我们送到中转站,但司机没查那么细,他喊了一嗓子:“都是去西门的吧?”然后就直接把我们送回西门了,惊喜。
3. 去之前关注“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公号,上面有不少旅游信息,以及这个时节植物园里有什么花。
原始森林公园
1. 8点开园。如果是旅游高峰期,建议尽量在8点时入园,避开人流。至于回程,以我们春节时的经历,越早越好,如果不是高峰期应该无所谓。其实我都不建议旅游高峰期去原始森林公园,体验太差。下次如果再去西双版纳,我也不会去原始森林公园了,玩雨林还有勐远仙境、望天树景区,原始森林公园最大的亮点就是孔雀放飞,勐泐文化旅游区也有孔雀放飞。
去之前关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公号,上面有表演时间点等旅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