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
朋友圈里表姐发了一张水仙花的照片,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的沁人心脾的香气。无人的午后,穿堂风吹过,满屋子都是它的香。心绪浮躁的人闻到,也能立马平静下来。
我们家没有种过水仙,而我却又不少关于水仙的记忆。
读小学的时候在二姑家借读,她家的堂屋里就摆着一盆水仙。那时它还只是一些根茎,我以为它只是几头泡在水里的大蒜。加上本来就讨厌大蒜的味道,它自然没能引起我的注意。
等到再留意到它的时候,那个白底蓝纹的盆子里已经长出了不少水嫩的叶子。阳光之下,仿佛能看到叶子表面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嫩得那么不真实。长了几天后,它从外形上和普通的大蒜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一般家庭都喜欢养些富贵竹、发财树。在家里养一盆草,多少让人觉得奇怪。
几周后,它开花了。白色的小骨朵变成了孩童手掌般大小的花,而且散发着沁人的香味。清新的味道让人不自觉地想多吸几口室内的空气。第一次闻到这么好闻的味道,让我对这水仙惊喜又着迷。之后我便把换水的任务承包了。花盆是瓷的,很沉。每次换水的时候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出什么意外。
在我的精心照料之下,水仙过完了花期。不开花的日子里,它又变成了一颗普普通通的草。北方的冬天很冷,绿色的生命很难挺过严冬。水仙自然也是如此,它也需要蛰伏等待春天的到来。早上醒来,花盆里的水结冰了。水仙的叶子,也开始枯黄,散发出衰腐的气息。年关将近,再把它放在堂屋里显然不合时宜。于是二姑让我把花倒在垃圾堆里,盆子洗干净收回来。
水仙也是花,它的衰败只因过了它的花期,来年说不准还有再开的机会呢。堂屋留不下它,我就把它种在了去往菜园子的路边。这条路临近水渠。水渠可以从池塘里引水,四季不枯。水仙种在这里应该能活得下去。
日子慢慢过着,有关水仙的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偶尔还会跟着二姑去菜园子抱些菜回来,因为赶着去看动画片,去得快,回来得也快。有一天,二姑家的一只母鸡天黑未归,二姑发动全家人帮着寻找。打着手电筒,找遍屋前屋后,正当我们要放弃,准备回家睡觉的时候。我和哥哥在水渠边听到了咕咕的鸡声,它兴许是饿了或者睡着了在打呼噜。我们顺着声音找过去,在一块儿高过大葱的杂草堆里找到了母鸡,它的身下还有将近三十只鸡蛋。鸡没丢,它还在偷偷孵小鸡。这也算意外之喜。二姑说都怪这些水仙挡住了鸡窝,我才发现那些原本养在花盆里的弱不禁风的水仙,原来可以有这么旺盛的生命力。我本打算把它们再移回花盆。但我放弃了,它们已经大到盆子装不下了。谁能说这阴暗潮湿的水沟旁不是它最好的归宿呢?后来我还专门为它献上了几泡热气腾腾的尿。
水仙的花期到了,整个水渠边都有它的香味,路过此地的乡亲也不禁夸上一句:这花长得好看,闻着也香。
我也暗自高兴,有过我几泡尿的功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