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m in New York, Edward Hopper, 1932这是爱德华·霍普回忆里纽约街头的印象。他向高楼看去,都市中的男女就像橱窗里的模特,华丽而沉默。时代的尘埃也为这种疏离披上了萧索。在这幅画创作的1932年,美国大萧条时期尚未褪去。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奥格尔索普大学在演讲中如此形容当时的情景:“工厂停摆,铁路运输持续萎缩。商业活动锐减,成千上万的青壮年男女迫切需要工作的机会。这就是我们正在面临的可怕矛盾。”在面包没有充足保证的年代,谈论爱情似乎极为奢侈。披着刺绣披肩的中产女性,即使独身一人,也能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获得独自神伤的片刻宁静。
▲Room in Brooklyn, Edward Hopper, 1932而此刻,也许依然有人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