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无尤:这样学诗,能让孩子的人生开出花来

作者:与无尤
一般来说,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里,教孩子学诗的方式主要是让孩子背诵古诗,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这当然是最省事的办法,但对于孩子来说,其实背诵古诗的意义并不大,费力不讨好。凡是上过学的,在中小学阶段都背诵过很多古诗,可是当这些人长大后,小时候背过的诗歌基本上都还给课本了,这些诗歌既不会让人们更有诗心,也不会让生活更有诗意,因为应试性的背诵培养不起真正的诗歌兴趣来,更无法培养诗心,最后生活依然是一地鸡毛。我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
但这并不等于说就不用让孩子接触古诗了,我们绝对不能因噎废食。因为诗歌是中国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国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所以必须让孩子们传承下去。
那我们作为家长,就要改变一下方式方法,既不要挤占孩子太多的宝贵时间,又要切切实实地帮助孩子培养诗心,提高文学修养,进而提高人格修养。我今天给大家讲一些教孩子学习诗歌的方法,供各位家长参考。我这套方法占用孩子的时间并不多,但效果却是死记硬背远远无法比的。我这套方法,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诗心,更能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和人格,能打造出孩子的核心竞争力,能让孩子的人生开出花来。
1.0-3岁阶段。
家长要把诗歌作为孩子的语言启蒙和文学启蒙工具,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家长就要经常给孩子读诗,然后在孩子牙牙学语阶段就可以引导孩子亲自读诗了。
有的人该说了,前面不是说读诗意义不大吗,现在怎么又要让孩子读诗呢。我前面说的是把背诵当做主要的诗歌教学方式意义不大,但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该让孩子读诗还得读。在读诗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培养孩子对诗歌的兴趣和对文学的兴趣,逐渐培养孩子的诗心。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兴趣启蒙。
2.幼儿园阶段。
在这个阶段,家长要挑选重点诗歌,和孩子一起研究,这首诗为什么读起来那么美,它到底好在哪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方面体现出了这首诗所描写的那种美感,一首诗可以学习一个星期甚至更久。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要开始引导孩子思考了。
当这样比较深度的学习次数多了以后,孩子就逐渐走进了诗歌的世界,诗心就会慢慢被激活。这个不只是对孩子学习诗歌有用,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日后语文的学习,以及价值观等等都会有重大的影响。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审美启蒙和诗心启蒙。
3.小学阶段。
这个阶段就可以教给孩子一些诗词专业性的常识了,比如四言、五言、七言、押韵、起承转合、赋比兴等等,包括诗歌的基本形式、分类、修辞手法等等,甚至可以简略地给孩子讲一下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以及诗史上一些标志性的人物,让孩子对诗歌有一个更加专业更加具体的基本认识。同时,引导孩子动手创作一些简单的诗歌。
不管你给孩子灌输多少关于诗歌的知识,只要不让孩子进入到创作实践中,那么那些知识就无法真正进入孩子的思维里,孩子就早晚会把这些知识还给你。所以,创作实践才是学习诗歌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如果这个阶段把握好了,孩子的文学修养和人格修养就会有根,就会非常扎实,这会逐渐形成孩子的核心竞争力,让孩子受益终身。
这个阶段的核心任务是专业启蒙和诗歌思维启蒙。
4.中学阶段。
如果前面的三个阶段家长都把握得很好,那么到了中学阶段,你的孩子就已经表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文学素养。那么在中学阶段,家长就要趁热打铁,再送孩子一程。一个是引导孩子学习更加专业的诗歌知识,比如炼字炼句、立意、赋比兴等等,引导孩子大量创作诗歌作品。这个阶段的创作,既要保证数量,也要保证质量,要让孩子按照专业诗人的标准去作诗,去审视自己的诗歌作品。
同时,引导孩子把诗心、诗意的生活和诗歌创作融合在一起,让诗歌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诗歌,进而让诗歌作品真正成为孩子抒情达意、美化人生的载体。
这个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诗意的生活方式的启蒙。
如果家长在孩子成长的四个关键阶段都把握得很好的话,孩子必定会拥有非常健全而高贵的人格,必定会拥有非凡的思维和旷达的胸怀,孩子的整个人生必定会开出花来。而诗歌文化的传承自然会水到渠成,不必刻意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