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选择,我的选择
今早是多日来难得一个略显烦躁的早上。
路上看了朋友家的装修图纸,谈及全屋定制,又想起自己多花了许多钱,但板材普通、效果不佳,还耽误了大量工期的全屋定制。
换乘地铁时前方迎面而来的人流拥挤,让人寸步难行。忽然想起有人说,只要你向前的步伐足够坚定、足够无所畏惧,那么别人都会为你让路。尝试了,确实有点用,但还是有冒失鬼差点撞到我。
出地铁走到最长的扶梯前,地铁工作人员又拦起入口要打扫。我只好走楼梯,走到一半发现后面的人都上了扶梯。这漫长的楼梯只有我一人在向上走。很累。
行至地面时我想,就当是空腹消耗了。远处的人行道绿灯闪烁着结束了,迎来了漫长的红灯。我终于可以停下来系鞋带。起身后带着爬楼梯后暂未平歇的心跳,走过短短的几十米,在路口等待红灯变绿时,突然意识到。
突然意识到,过往的选择是我未形成个人意志时,被社会的、周遭的思想裹挟着所做出的选择。
近几日三个北大女生采访上野千鹤子的视频受到争议,我虽有时愿意共情“被千夫所指”的一方,但也认同对她们的批判。我想,虽然她们以狭隘又隐藏着内在傲慢的姿态错误解读了女性主义,但也不可否认,这是一次机会,让女性主义真正被看见,让女性主义有辩驳和自证的空间。
近来接触了不少男性,一切如常的表象下,隐隐的困扰总在一些时刻让我迷茫。但在路口的那一刻,我似乎发现了关于过去的选择的真相。
我时常觉得自己想要追求所谓成功、名利,又或是所谓自由,但似乎仅凭自我又很难做到。于是我在择偶时颇受这些因素干扰。前些天看见一个描述,说人类喜欢一个人,大约是因为这个人身上有自己期待但不具备的特质,出于想要拥有这些特质而发展关系,以此获取“属于”自己的象征。
多数时候我因为这样的选择而挣扎,虽然不是所有通俗意义上“成功”的男性我都会接受,但对于那些具备我所期待特质的人,很难拒绝。但我也发觉,我只想成为他们,而不是作为他们的裙带和附庸。
《第二性》描述女性受到的教育就是向下的教育,女性被社会规训,社会鼓励女性下滑、走捷径。
男人的幸运——在成年时和小时候——就在于别人迫使他踏上最艰苦但也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就在于她受到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一切都促使她走上容易走的斜坡:人们非但不鼓励她奋斗,反而对她来说,她只要听之任之滑下去,就会到达极乐的天堂;当她发觉受到海市蜃楼的欺骗时,为时已晚;她的力量在这种冒险中已经消失殆尽。
在路口的短短几分钟,想起学生时代我所热爱的“文学”,我所极力追寻的“女性特质”,我义无反顾走上的道路。我以为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我所认为的独立决策的结果,都是在我接受社会规训的过程中被赋予的要求和期望,于是我一步步走上成为一个彻底的“第二性”的道路。尽管在这条道路上,我无数次看到女性主义的星光,但我不明所以,又无数次与其失之交臂。
我已然在近三十年的人生中螺旋下滑至一个更为困难的境地。时至今日,我仍然受到向下的诱惑。但我想,这或许也是最好的时刻,决心做一个女性主义者是艰难的。去除锁链的过程也是艰难的。但精神的自由,无可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