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家梦(一)梦醒时分
前言:作为一个半路学习写作的人,我知道公开写作的魅力和好处,而且也清楚,现在我多么需要外界的反馈,正反馈给我力量,为我加油,负反馈给我鞭策,让我越挫越勇。总之,不想再躲在角落里偷偷码字,删了又写,写了又删的内耗下去了。
然而我并没有能够拿的出手的成型作品。只能把学习写作的过程记录下来,分享出来,一方面是尝试着袒露自己的内心——为了写作,付出真心是首要的前提;一方面也是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督促和问责,通过深刻、彻底不留任何死角的梳理,记录学习写作的时光,防止走偏,防止走丢。
我需要这样一个过程,我需要踩着自己的过往走出新的自我。另外,如果有朝一日,真的有人看我的文字,喜欢我的文字,这也可为后来者的探索提供一种路径参考,尤其是为像我一样失去年青之后才开始尝试写作的人,奠出一个存有希望的出口。
这是属于我个人的故事,这必然也是一个充满力量且不乏迷茫的故事,希望也是一个能给人带来力量和热情的故事。
一 梦醒时分
2023年,当所有最迟钝的人都知道全球经济开始降温、工作越来越难找的时候,我,40岁,211大学毕业快20年后的今天,一事无成,没有工作,而且也找不到工作,走投无路的此时,我逼不得已又兴奋不已的做起了作家梦。逼不得已是实在找不出我能够谋生的另一种手段,兴奋不已是因为,其实这是我年少时的梦。
兜兜转转活了半辈子,我做过时薪两百的白领,摆过日收入几毛的地摊,当过五百元一月的记者,做过一分钱不给的餐厅服务员,现在发现,这些年我混迹于社会这个江湖中,凭着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偏执劲儿,其实一直没找北,用老人的话说就是“瞎混”。关键还没混明白。
一直自觉文笔不错,至目前为止唯一的证据是,小学到初中好几个语文老师拿我的作文/周记在班上当范文读,至今记得初中时我写的一段发自肺腑的内心独白:“我既想风风火火的闯荡人生,又想隐没于平平淡淡中体味普通人的平凡”,如此看来,我的犹疑不决和自相矛盾是根深蒂固的,站在三十年后的今天,真有种宿命的意味。
当我内心空空,渺茫绝望的开始坐在电脑前做起作家梦,惊慌地发现,我的“文笔”不见了。哪怕想表达一件很简单的日常小事,竟然不会组织语言,竟然不知道该先分析原因还是先描述过程。弩着劲写完之后再也不想看第二眼,心里腻烦地想 :“写了一堆什么玩意儿”。
这又不得不说起我的拖延来,从十多岁有了作家梦开始,这个梦就被我压到了箱子底,之后连做梦都没梦见过这回事。就像后来我每拿到一个工作任务,都会将其放在一边,然后被这个任务压着心事重重地去做别的事,直至最后期限之前,才会顶着压力,以十万火急的紧迫感把任务做完、上交。
再后来邂逅了一个词“完美主义拖延症”,真像遇到了知音,碰到了知己,我就是完美主义拖延症本症。以后顶着完美主义的光环理直气壮地继续拖延。成功者都有惊人的相似点,而失败的人各走了各自的小道儿,我是被拖延症耽误了的世界著名作家。
在走投无路的今天,我突然意识到我把作家这个梦想已经拖延了二十多年。我的人生还有几个二十年?焦虑,惊吓,语无伦次,思路混乱,那种焦灼的丑态难以形容,以至好多天不敢照镜子。直到想起了李白的这句诗:“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于是自勉,一千多年前的大诗人李白也曾经有过这样诗意的迷茫呢!好吧,先接纳这个烂如泥的自己,但是要痛改前非,加把劲添些柴拱点火,让烂泥变硬,先支楞起来。不然……否则……可能,不,一定是,我会一辈子受穷受累受嫌弃,关键我会放不过自己。
好了,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