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复试复盘
今天刚刚结束第一学校的博士复试。
22号笔试,23号下午面试
一共19个人进面,考试的只有17个人,很幸运我报考的导师他只剩包括我在内的3个候选名单。
英语笔试的时候,一开始汉译英十分小心翼翼,有些单词忘记怎么拼写,一般情况下读一遍发音就拼出来了,但是在考场上手却好像由不得笔,话到嘴边拼不出来。但是因为一直在联系汉译英,所以30分钟一篇,基本完成了。到后面英译汉的部分,一开始信心满满,但是遇到几个不会的单词反复出现,我的心里就慌了,parameter estimate没有翻译出来,阿杰说是很常见的单词,叫参数估计。
下午考了两门专业课,第一门专业课中有一道大题不会答,知识产出模式转型这个理论我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第二门专业课我基本都会,都是我复习到的,但是也有没有作答完整的,比如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下午的手指甲,手指,胳膊肘都僵硬的要命,写了4个小时的字,右半侧身体像是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一般。晚上睡觉的时候颈椎又开始疼了。
第二天面试的时候准备了一堆英语的问答题。但是一道也没有考,英语的问题非常专业性。深层学习浅层学习策略学习。阿杰说我能说出马顿,萨尔乔,恩特维斯特尔,比格斯这几个人,就已经稳了,但是我觉得这个只是最基本的问题。研究计划被指出了一堆问题,例如因变量和自变量的选择,社会情感能力的测量。
抽到的题目是教育与文化,读的一本书,以及教育过度竞争的现象。回答的时候没有从学术的角度回答,也没有分点列数。最后老师说还剩一分钟有没有什么补充,我暂时也想不起什么了,所以就说没有了。
我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和自信的人,很多时候我的自信需要来自外界的鼓励和肯定,也需要和外界进行比较,从比较中获得自信。
2.24日
下午浙大出了复试名单,连候补的都没有我。我太挫败了,浙大的材料提交的最早,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也知道,我以为联系导师了,并且加上导师的微信了,肯定希望会更大一点,可是还是被无情的刷了。
没有人会倾听一个失败者的内心独白。
已经安慰好自己准备华东了,但是重新开启一个新的领域研究真的好难,高深知识真的不是大家都会的常识,我以为我其实没有掌握哪些知识,这样看来从去年9月到现在我还是有所进步的。但是只能说在学习研究这个领域入了个门🚪,更加深奥的知识我根本没有接触得到。
中国人民大学的初审也被刷了,我就不应该报有任何期待的,期待越大,失望越大。这个学校的报名费超级贵😭,一想起来就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