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一)
《钱钟书《人边》摘文(一)》陈再明23.2.26
一 《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 ″论理你跟我该彼此认识了,″他说,拣了最近火盆的凳子坐下:″我就是魔鬼;你曾经受我的引诱和试探。″ ″不过,你是个实心眼儿的好人!″他说时泛出同情的微笑,″你不会认识我,虽然你上过我的当。你受我引诱时,你只知道我是可爱的女人、可亲信的朋友,甚至是可追求的理想,你设有看出是我。、、、“。 二 《 窗 》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详洋的风,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 三《论快乐》 "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在高兴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加添了迅速,增进了油滑。 四, 《说 笑》 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着幽默。刘继庄《广阳杂记》云:″驴呜似哭,马嘶如笑。″而马并不以幽默名家,大约因为脸太长的缘故。老实说,一大部分人的笑,也只等于马鸣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 五,《吃 饭》 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那就是"请吃饭″了。社交的吃饭种类虽然复杂,性质极为简单。把饭给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微炒不外乎此。
六,《读《伊索寓言》》 例如蝙蝠的故事;蝙蝠碰見鸟就充作鸟,碰見兽就充作兽。人比蝙蝠就聪明多了。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向武人卖弄风雅,向文人装作英雄;在上流社会里他是又穷又硬的平民,到了平民中间,他又是屈尊下顾的文化分子:这当然不是蝙蝠,这只是一一人。 七, 《谈教训》 有一种人的理财学不过是借债不还,所以有一种人的道学,只是教训旁人,并非自己有什么道德。古书上说″能受尽言″的是"善人″,见解不免肤浅。真正的善人,有施无受,只许他教训人,从不肯受人教训,这就是所谓″自我牺牲精神″。 八, 《一个偏见》 闹与热,静与冷,都有连带关系;所以在阴惨的地狱里,太阳也给人以寂寥之感。人声喧杂,冷屋会变成热鍋,使人通身烦躁。叔本华《哲学小品》里说:思想家应当耳聋。因为耳朵不聋,必闻声音,声音热闹,头脑就很难保持冷静,思想不会公平,只能把偏见来代替。 九, 《释文盲》 文盲这个名称太好了,我们该向民众教育家要它过来。因为认识字的人,未必不是文盲。譬如说,世界上还比语言家和文字学家识字更多的人么?然而有几位文字语言专家,到看文学作品时,往往不免乌烟瘴气眼前一片灰色。 十,《论文人》 文人是可嘉奖的,因为他虚心,知道上进,并不拿身分,并不安本分。真的,文人对于自己,有时比旁人对于他还看得轻贱;他只恨自己是个文人,并且不惜费话、费力费时、费纸来证明他不愿意做文人,不满意做文人。